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尿崩症患兒怎麼護理

5歲的亮亮老是吵著口渴, 一天要喝好幾大杯開水, 晚上要上廁所七八次。 媽媽帶他到一家大醫院檢查後診斷為尿崩症。 醫生說, 該病主要是內分泌方面的原因, 由於該病不是常見病, 許多家長對它的認識不足, 對病兒的家庭護理方面也存在一些誤區。

尿崩症(DI)是由於下丘腦-神經垂體病變引起精氨酸加壓素(AVP)又稱抗利尿激素(ADH)不同程度的缺乏, 或由於多種病變引起腎臟對AVP敏感性缺陷, 導致腎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礙的一組臨床綜合征。 前者為中樞性尿崩症(CDI), 後者為腎性尿崩症(NDI), 其臨床特點為多尿、煩渴、低比重尿或低滲尿。

尿崩症常見於青壯年, 男女之比為2:1, 遺傳性NDI多見於兒童。

尿崩症會引發哪些症狀?

尿崩症病兒體型矮小, 大多數病兒均有多飲、煩渴、多尿、夜尿顯著、食欲不振、便秘、發熱、皮膚乾燥、倦怠、睡眠不佳等症狀。 一天上廁所幾十次甚至夜間也要起床好幾次。 每日尿量達上萬毫升, 需不斷喝水來補充流失的水分, 尿的比重和水一樣, 且完全清而透明。 先天性的尿崩症病兒一般體型會比較矮小, 主要原因是因為夜間是人類的生長激素作用的重要時段, 尿崩症的病兒因為夜間必須不斷起床小解, 因而阻斷夜間的睡眠, 相對地其生長激素分泌也較平常人為少, 自然體型就會比別人小。

尿崩症患兒的護理方法

尿崩症患兒因多飲多尿影響睡眠和食欲, 白天容易疲倦, 要注意保持安靜舒適的環境, 應注意保證患兒休息, 給予營養豐富的低鹽飲食。 飯前少飲水, 代以有營養的湯或飲料。 備好夜用便器, 夜間每2—3小時喚醒患兒排尿1次。 患兒常因多尿而軟弱無力, 須防止跌傷。 保持床單清潔乾燥, 預防尿頻引起的皮膚糜爛。 為患兒提供充足的水分, 須注意水的總入量應與尿量相等。 如果限制病兒飲水, 由於激素水準的不足或抵抗激素的作用, 尿量仍不減少, 繼續限制下去, 可發展到脫水, 甚至出現腦細胞脫水, 會危及生命。 定時測血壓、體溫、脈搏、呼吸及體重, 以瞭解病情變化, 記錄尿量及體重的變化。 本病需長期終身用垂體抗利尿激素替代治療,

家長要掌握所用藥物的名稱、劑量、用法、副作用, 不得自行停藥。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