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哮喘也具有氣流受限。 但支氣管哮喘是一種特殊的氣道炎症性疾病, 其氣流受限具有可逆性, 它不屬於COPD。 某些患者在患病過程中, 可能會出現慢性支氣管炎合併支氣管哮喘或支氣管哮喘合併慢性支氣管炎, 在這種情況下, 表現為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 從而使兩種疾病難以區分。 此外, 一些已知病因或具有特徵病理表現的氣流受限疾病, 如肺囊性纖維化、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以及閉塞性細支氣管炎等均不屬於COPD。
【病理改變】
COPD的病理改變主要表現為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的病理變化。
各級支氣管壁有各類炎症細胞浸潤, 以漿細胞、淋巴細胞為主。 急性發作期可見到大量中性粒細胞, 嚴重者為化膿性炎症, 粘膜充血、水腫、變性壞死和潰瘍形成, 基底部肉芽組織和機化纖維組織增生導致管腔狹窄。 炎症導致氣道壁的損傷和修復過程反復迴圈發生。 修復過程導致氣道壁的結構重塑, 膠原含量增加及疤痕形成, 這些病理改變是COPD氣流受限的主要病理基礎之一。
肺氣腫的病理改變可見肺過度膨脹, 彈性減退。 外觀灰白或蒼白, 表面可見多個大小不一的大泡。 鏡檢見肺泡壁變薄, 肺泡腔擴大、破裂或形成大泡, 血液供應減少, 彈力纖維網破壞。 細支氣管壁有炎症細胞浸潤, 管壁粘液腺及杯狀細胞增生、肥大, 纖毛上皮破損、纖毛減少。 有的管腔纖細狹窄或扭曲擴張, 管腔內有痰液存留。 細支氣管的血管內膜可增厚或管腔閉塞。 按累及肺小葉的部位, 可將阻塞性肺氣腫分為小葉中央型肺氣腫小葉中央型, 全小葉型及介於兩者之間的混合型三類。 其中以小葉中央型為多見。 小葉中央型是由於終末細支氣管或一級呼吸性細支氣管炎症導致管腔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