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已被推廣, 抗癲癇藥物隨母乳帶給新生兒的問題很多。 大多數抗癲癇藥物可以從母親血液中進入乳汁, 在產後2~4d中測定苯妥英鈉乳汁中濃度遠低於母體血液濃度, 如果嬰兒從乳汁中攝入的藥物濃度為0.03~0.47mg/kg時, 則對嬰兒無害;苯巴比妥可以在嬰兒血液中蓄積而產生鎮靜作用;卡馬西平在嬰兒體內的血濃度一般為1.7mg/l最高可達4.7mg/l都低於藥物起作用的濃度。 乙琥胺乳汁中濃度與血濃度相似, 乳兒每日攝入量相當於母親攝入量的60%~100%, 可產生鎮靜作用或過度興奮。 丙戊酸在乳兒血液中濃度很低,
因此, 有了孩子後是否哺乳要慎重考慮, 儘管母乳中可能存在一些抗癲癇藥物, 但一般不影響嬰兒的健康, 而且母乳餵養又有很多益處。 如發現嬰兒明顯比正常嬰兒睡得多, 就要諮詢醫生或採用人工餵養辦法。 如果癲癇發作突然或沒有規律, 坐在地板上餵養會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