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醫怎樣診斷鑒別癲癇的?

癲癇, 在中醫著作中稱之為癲疾(《內徑》)或者是癇症。 眾所周知的, 中醫診斷疾病是靠望、聞、問、切的“四診”方法, 那麼, 你知道中醫到底是怎樣完成的診斷工作的嗎?現在就讓的中醫專家來簡單的介紹一下吧——

望:

中醫的望診主要是觀察患者的臉色和舌苔。 又癲癇患者存在發作性的特殊表現, 所以喝可以通過觀察患者發作過程中的症狀來確定。 如有癲癇案例記載如下:“兩目混白, 無有晴光, 舌紅苔黃膩, 語言蹇澀, 舉動疾迷”。 也就是說患者兩眼渾濁無光且失神, 說話不清不明, 行為舉動不穩不定。 而“癲者,

卒發僕也, 口吐誕沫、口渦目急、手足繚戾、無所覺知、良久乃蘇。 ”這是《諸病源候論·癲狂侯》對癲癇在發作表現上的說明。

聞:

這兒的聞不只是聞味道, 還包括聽聲音。 如上面案例中患者的“語言蹇澀”, 其實就是說患者的舌體轉動不靈, 說話艱難或吐字不清的症象。 還有發作過程中的“痰聲漉漉”, “氣粗痰鳴”, “內熱口臭”等, 也都是醫生診斷患者的主要依據。

問:

問診是在中醫診斷疾病時很主要的步驟, 因為患者第一時間的發作表現、日常習慣、發病先兆、曾受刺激等都是需要問患者本人或者其身邊的親屬朋友才能得知的, 且這些內容又是判斷疾病以及制定治療藥方的重要依據。 “平素躁煩失眠, 大便秘結, 內熱口臭, 咯痰不爽”就是患者在描繪自己的日常表現:平時情緒急躁,

心煩失眠, 有便秘現象, 體內燥熱難耐且有口臭, 喉中有痰但是老感覺咳不出來或者咳不乾淨。

切:

如大家所知, 也如電視上所表現的那樣, 每次的診斷都不會少了這一步。 其實, 切脈也叫做診脈, 顧名思義, 是通過瞭解患者的動脈搏動來瞭解賣相變化, 辨別患者臟腑功能, 氣血虧盈, 進而判斷發病原因。 在《素問·通評虛實論》中就記有這樣一段對話:“癲疾何如?岐伯曰:脈搏大滑, 久自己, 脈小堅急, 死不治。 帝曰:癲疾之脈搏, 虛實何如?岐伯曰:虛則可治, 實則死。 ”即言癲癇病症的脈象特點。

在當今醫學發展的影響下, 其實已經有不少中醫專家嘗試借助西醫學的診斷方法, 特別是各種先進儀器如腦CT,

顱腦X線片、腦電圖、MRI等來幫助診斷, 以做到儘量準確的對患者的病症, 特別是像癲癇這樣一種包含類型及發作形式較多的疾病來說, 就更需要專業的、規範的診斷鑒別技術的了。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