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附子、烏頭、天雄解(張錫純)

附子∶味辛, 性大熱。 為補助元陽之主藥, 其力能升能降, 能內達能外散, 凡凝寒錮冷之結於臟腑、著於筋骨、痹於經絡血脈者, 皆能開之, 通之。 而溫通之中, 又大具收斂之力, 故治汗多亡陽(汗多有亡陽亡陰之殊, 亡陽者身涼, 亡陰者身熱, 臨證時當審辨。 涼亡陽者, 宜附子與萸肉、人參並用;熱亡陰者, 宜生地與萸肉、人參並用), 腸冷泄瀉, 下焦陽虛陰走, 精寒自遺, 論者謂善補命門相火, 而服之能使心脈跳動加速, 是於君相二火皆能大有補益也。

種附子於地, 其當年旁生者為附子, 其原種之附子則成烏頭矣。 烏頭之熱力減於附子,

而宣通之力較優, 故《金匱》治曆節風有烏頭湯;治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有烏頭赤石脂丸, 治寒疝有烏頭煎、烏頭桂枝湯等方。

若種後不旁生附子, 惟原種之本長大, 若蒜之獨頭無瓣者, 名謂天雄, 為其力不旁溢, 故其溫補力更大而獨能稱雄也。 今藥局中所鬻之烏附子, 其片大而且圓者即是天雄, 而其黑色較尋常附子稍重, 蓋因其力大而色亦稍變也。 附子、烏頭、天雄, 皆反半夏。

【附案】一少婦上焦滿悶煩躁, 不能飲食, 繞臍板硬, 月信兩月未見。 其脈左右皆弦細。 仲景謂雙弦者寒, 偏弦者飲, 脈象如此, 其為上有寒飲、下有寒積無疑。 其煩躁者腹中寒氣充溢, 迫其元陽浮越也。 投以理飲湯, 去桂枝加附子三錢, 方中芍藥改用五錢,

一劑滿悶煩躁皆見愈。 又服一劑能進飲食, 且覺腹中涼甚, 遂去芍藥將附子改用五錢, 後來又將乾薑減半, 附子加至八錢, 服逾十劑, 大便日行四五次, 所下者多白色冷積, 湯藥仍日進一劑, 如此五日, 冷積瀉盡, 大便自止。 再診其脈, 見有滑象, 尺部較甚, 疑其有妊, 俾停藥勿服, 後至期果生子。 夫附子原有殞胎之說, 此證服附子如此之多, 而胎固安然無恙, 誠所謂“有故無殞亦無殞也”。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