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資料
患者,
女,
13歲,
學生。
於1982年2月6日點爆竹時炸傷右眼後失明,
在當地醫院治療,
視力恢復0.2,
3月25日右眼疼痛,
視力下降,
於4月6日轉院診治。
檢查:右眼視力光感,
左眼1.2。
右眼上下瞼浮腫,
畏光流淚,
球結膜混合充血(+++),
角膜內皮混濁,
前房積膿達上方瞳孔緣,
晶狀體及眼底無法窺見。
裂隙燈顯微鏡下見角膜緣7點鐘處有一長4mm傷痕,
眼壓Tn。
診斷:右眼球穿孔傷、眼內異物、眼內炎。
治療:入院靜滴抗生素、皮質類固醇,
口服消炎痛,
局部熱敷;抗生素、皮質類固醇、阿托品滴眼並球結膜下注射。
1wk後右眼視力0.1,
眼瞼浮腫,
球結膜充血減輕,
前房積膿基本消失。
發現前房下方有4mm×5mm白色團狀物,
有機化膜覆蓋其上,
遮瞳孔近1/2,
玻璃體有棉絮狀混濁,
視訊光碟及視網膜血管朦朧可見。
4月14日在局麻下行右眼前房探查術。
術中取出4mm×5mm白色紙片4塊,
用8單位慶大黴素林格氏液沖洗前房後關閉切口。
術後治療基本同前,
用藥2wk,
視力增至0.4。
裂隙燈下見角膜內皮及玻璃體輕度混濁,
患者要求出院治療,
給予維生素B1100mg、B12500mg、眼生素2mL、安妥碘0.4mg,
每日1次肌注,
消炎痛25mg、維生素C0.2g、維生素E0.1g,
各每日3次口服;中藥以清熱解毒祛風、活血化瘀立方。
用藥10天,
視力0.6,
自動停藥,
3日後隨訪視力0.8。
討論
眼內異物以金屬、石質、木質等硬性物質為多見,
軟性物質如棉絲、紙片等較少見,
此例因爆炸時距眼太近,
強勁的爆炸氣浪衝擊紙片致眼球穿孔,
屬少見病例。
眼部炎症經久不退,
前房積膿反復出現,
前房積膿消退後仍有一白色塊狀物不消失,
進行仔細的裂隙燈顯微鏡檢查,
結合外傷史等進行綜合分析,
應考慮到眼球內異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