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得了骨關節炎有哪些症狀

骨關節炎又名退行性骨關節炎, 為關節軟骨發生退行性變, 並在關節邊緣有骨刺形成。 骨關節炎多見於老年人, 隨著人類平均壽命的延長, 骨關節炎的發病率愈來越高, 它嚴重妨礙工作。 那麼, 得了骨關節炎有哪些症狀呢?

骨關節炎的發生與年齡有著密切的關係, 年齡低於45歲的, 發病率為2~3%;45~64歲的為24.5~30%, 超過65歲的可高達58~68%, 最常見的部位順序為指間關節, 拇指腕掌關節, 股脛關節和髖關節。

骨關節炎可以分成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原發性的找不到病因, 繼發性的系在原有疾病基礎上發展成骨關節炎。 有許多疾病,

包括先天性關節發育異常、兒童時期關節病變、外傷、各種代謝性疾病和多種促使軟骨崩潰的關節內炎症, 他們的共同通路是骨關節炎。

主要症狀為關節疼痛, 常發生於晨間, 活動後疼痛反而減輕, 但如活動過多, 疼痛又可加重。 另一症狀是關節僵硬, 常出現在早晨起床時或白天關節長時間保持一定體位後。 檢查受累關節可見關節腫脹、壓痛, 活動時有摩擦感或“哢嗒”聲, 病情嚴重者可有肌肉萎縮及關節畸形。

頸椎, 腰椎的骨關節炎可引起脊髓病和神經根病, 但前者的臨床體征一般較輕。 在椎間盤水準前縱韌帶顯著增厚及增生形成橫脊, 侵佔脊髓前部;黃韌帶肥厚及增生常壓迫脊髓後部。 神經根病不如脊髓病多見,

因為前後神經根, 神經節和脊總神經只佔據25%椎間孔空間, 椎間孔具有很好的緩衝作用, 對神經有良好的保護功能。

脊椎動脈的功能受損, 脊髓梗塞和骨贅壓迫食管, 有時也可引起症狀和體征。 韌帶, 關節囊, 肌肉, 肌腱, 椎間盤和骨膜均具有痛敏感性, 故也可引起症狀和體征。 軟骨下骨髓內靜脈壓升高也是致痛的原因。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