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華佗治病對症下藥

東漢末年三國初期, 諸侯混戰, 水旱成災, 疾病流行, 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當時有位叫華佗的醫生, 他醫術非常高明, 自小熟讀經書, 尤其精通醫學。 不管什麼疑難雜症, 到他手裡, 大都藥到病除。 華佗一生非常同情勞苦大眾, 四處奔波為人民解除疾苦, 被人尊稱為“神醫”。

有一天, 州官倪尋和李延一同到華佗那兒看病, 兩人訴說的病症相同:頭痛發熱。 華佗分別給兩人診療脈後, 給倪尋開了瀉藥, 給李延開了發汗的藥。 兩人看了藥方, 感到非常奇怪, 兩人的症狀相同, 病情一樣, 為什麼吃的藥卻不一樣呢?華佗看出了他們的疑問,

問道:“生病前你們都做了什麼?”倪尋回憶說:“我昨天赴宴回來, 就感到有點不舒服, 今天就頭疼發燒了。 ”“我好像是昨天沒蓋好被子受涼了。 ”李延答道。 “那就對了”。 華佗解釋道:你倆相同的, 只是病症的表像。 倪尋的病因是由內部傷食引起的, 應該通腸胃, 而李延的病因卻是由於外感風寒, 著涼引起的, 應該發汗。 兩人的病因不同, 我當然得對症下藥, 給你們用不同的藥治療了。 倪李二人覺得華佗說的非常有道理, 回去吃下不同的藥, 兩人的病第二天就好了。 後來, “對症下藥”這一成語, 就用來比喻要善於區別不同的情況, 正確的處理各種不同的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