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激性潰瘍是什麼病?應激, 是指機體對緊張狀態和外界打擊的反應。 在一些緊急、緊張狀態下招致胃或十二指腸產生的潰瘍就叫做應激性潰瘍。 這是一種以急性淺表性胃炎、十二指腸糜爛或潰瘍引起出血為特徵的病變。
哪些因素會引起應激性潰瘍呢?人體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各種各樣強烈刺激, 如外傷、感染、中毒、出血、手術劇痛、休克、脫水、缺氧、饑餓、過冷、過熱和情緒激動等, 都可引起應激性潰瘍, 其中最常見的是精神緊張。
國外學者塞裡指出, 精神緊張是應激因素之一, 而引起的胃粘膜病變,
應激性潰瘍的初期, 一般沒有什麼特異性症狀, 有時出現頭暈、眼花、胃痛、噁心、嘔吐、吐酸水和黑便等消化道症狀, 如作大便隱血化驗, 結果可為強陽性。 為了明確上消化道是否繼續出血以及出血的部位、性質, 應先進行緊急纖維胃鏡檢查, 所謂“緊急”是指最好在出血後48小時內檢查。 纖維胃鏡用於診斷急性胃粘膜的病變情況, 更有獨到之處,
應激性潰瘍最容易發生於訓練不當的人群中, 因此, 體育鍛煉必須注意科學性, 要反對蠻幹、不講科學的訓練方法。 在安排運動量時, 要先根據鍛煉物件的年齡、性別、體質情況、飲食條件、習慣和訓練時間等各方面進行科學分析, 再按循序漸進、區別對待的原則進行安排。 若要加大運動量, 一定要選好時間, 安排好運動強度、密度, 這樣才能使鍛煉恰到好處。 中老年人清晨鍛煉更要注意, 跑步要掌握運動量, 不能一下子跑得時間過長或距離過遠。 尤其要注意, 早晨空腹時切不可進行長跑, 以免引起應激性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