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慢性腎炎屬水腫、腰痛、尿血等病範疇, 病機以肺腎氣虛為本, 可兼有脾腎氣虛、脾腎陽虛或氣陰兩虛。 中醫以扶正祛邪, 標本兼治為原則, 以益氣活血、清熱利濕為原則, 採用相關中藥組方治療, 在治療基礎上加用西藥, 能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
中藥
採用自擬腎炎方:蛇舌草、仙鶴草、車前草各、益母草、黃芪、銀花、蛇莓、當歸各、連翹、茯苓各、白術、防風、川芎各、穿山龍。 每日1劑, 水煎300ml, 分2次口服。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 銀花、連翹等藥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肺炎雙球菌等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白花蛇舌草具有抗腫瘤及消炎作用,
西藥
積極控制高血壓, 予鈣拮抗劑(如波依定)口服。 對於合併感染者則抗感染治療, 對於血脂高者可予降脂藥(如絞股蘭)等對症治療。 飲食調節:低鹽3-6g/d, 優質低蛋白(1.0g/Kg.d)及高熱量(3.5kcal/Kg.d)飲食。
注意事項
以上藥物均以3個月為1療程, 用藥期間禁食辛辣魚腥食物, 注意休息, 不要過於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