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性皮炎多因皮膚接觸外界某些致病物質而引起的皮膚急性炎症, 針對這種病症醫學上有什麼治療方法呢?平時我們應該如何預防這類疾病?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接觸性皮炎是指因皮膚或粘膜接觸某些外界致病物質後所引起的皮膚急性炎症反應。 以發病前有明顯的接觸史及有一定的潛伏期, 皮損限於接觸部位, 主要表現為紅班、丘疹、水皰、糜爛及滲液, 自覺瘙癢為臨床特徵。 病程自限性, 除去病因後可自行痊癒。 中醫無相對應病名, 中醫文獻中根據接觸物質的不同及其引起的症狀特點而有不同的名稱,
一、病因病機
由於稟賦不耐, 皮膚腠理不密, 接觸某些物質, 如漆、藥物、塑膠、橡膠製品、染料和某些植物的花粉、葉、莖等, 使毒邪侵入皮膚, 蘊鬱化熱, 邪熱與氣血相搏而發病。
二、診斷
發病前有明確的接觸史。 除強酸、強鹼等一些強烈的刺激物, 立即引起皮損而無潛伏期外, 大多需經過一定的潛伏期才發病, 第一次接觸某種物質, 潛伏期在4—5天以上, 再次接觸發病時間則縮短。 一般起病較急。 皮損主要表現為紅斑、丘疹、丘皰疹、水皰, 甚至大皰, 破後糜爛、滲液, 嚴重者則可有表皮松解, 甚至壞死、潰瘍。
皮損的形態、範圍、嚴重程度取決於接觸物質種類、性質、濃度、接觸時間的久暫、接觸部位和面積大小以及機體對刺激物的反應程度。 皮損邊界清楚, 形狀與接觸物大抵一致, 一般僅局限於刺激物接觸部位, 尤以面頸, 四肢等暴露部位為多, 但亦可因搔抓或其他原因, 將接觸物帶至身體其他部位使皮損播散, 甚至泛發全身。
自覺灼熱、瘙癢, 嚴重者感覺灼癢疼痛, 少數患者伴畏寒.發熱、噁心嘔吐、頭暈頭痛。
病程有自限性, 一般去除病因後, 處理得當, 約1—2周內痊癒。 菪反復接觸刺激物或.處理不當, 病情遷延而轉變為亞急性或慢性,
三、鑒別診斷
1.急性濕瘡無明顯的接觸史, 皮損呈多形性, 對稱性分佈, 部位不定, 邊界欠清楚, 病程較長, 易轉變為慢性。
2.顏面丹毒皮損顏色鮮紅, 邊界清楚, 形如雲片, 色若塗丹, 局部觸痛明顯, 伴畏寒、發熱、頭痛、噁心欲嘔等全身症狀, 無明顯接觸史。
四、辨證論治
內治法
(一)熱毒濕蘊起病急驟, 皮損鮮紅腫脹, 其上有水皰或大皰, 水皰破後則糜爛、滲液, 自覺灼熱, 瘙癢;伴發熱, 口渴, 大便於結, 小便黃赤;舌紅, 苔微黃, 脈弦滑數。
辨證分析:稟賦不耐, 熱毒濕邪蘊結於肌膚, 故起病急驟, 皮損鮮紅腫脹, 其上有水皰或大皰, 水皰破後則糜爛、滲液, 自覺灼熱, 瘙癢;熱毒濕邪內盛則發熱,
治法:清熱祛濕, 涼血解毒。
方藥:化斑解毒湯合龍膽瀉肝東加減。
(二)血虛風燥病情反復發作, 皮損肥厚乾燥, 有鱗屑, 或呈苔蘚樣變, 瘙癢劇烈, 有抓痕及結痂;舌淡紅, 苔薄, 脈弦細數。
辨證分析:熱毒濕邪久羈, 故病情反復發作;日久耗傷陰血, 血虛生風, 肌膚失養則皮損肥厚, 乾燥, 有鱗屑, 或呈苔蘚樣變, 瘙癢劇烈, 有抓痕及結痂;舌淡紅、苔薄、脈細數為血虛風燥之象。
治法:清熱祛風, 養血潤燥。
方藥:消風散合當歸飲子加減。
外治法
首先要追查病因, 去除刺激物, 避免再接觸。 外治原則與濕瘡相同, 但用藥宜簡單、溫和, 忌用刺激性藥物。
(一)皮損以潮紅、丘疹為主者,
(二)皮損以糜爛、滲液為主者, 選用綠茶、馬齒莧、黃柏、羊蹄草、石韋、蒲公英、桑葉等, ;煎水濕敷, 或以10%黃柏溶液濕敷。
(三)皮損以糜爛、結痂為主者, 選用青黛膏、清涼油乳劑或2%雷鎖辛硫黃糊劑等外搽。
其他療法
皮損以肥厚粗糙為主, 或有鱗屑, 或呈苔蘚樣變者, 選用軟膏劑如3%黑豆餾油、糠餾油或皮質類固醇激素類軟膏外塗。
五、預防與調攝
1.避免再接觸刺激物, 如因職業關係, 應注意防護, 必要時調換工種。
2.治療期間, 不宜用熱水或肥皂洗滌局部, 禁止用刺激性強的外用藥物。
接觸性皮炎中醫因接觸物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 如接觸漆引起者稱漆瘡, 接觸膏藥引起者稱膏藥風,接觸馬桶引起者稱馬桶癬。其特點是發病前有明確的接觸史及有一定的潛伏期,皮損限於接觸部位,主要表現為紅斑、丘疹、水皰、糜爛及滲液,自覺瘙癢。本病應與急性濕瘡、顏面丹毒相鑒別。熱毒濕蘊證,治宜清熱祛濕、涼血解毒,方用化斑解毒湯合龍膽瀉肝東加減;血虛風燥證,治宜清熱祛風、養血潤燥,方用消風散合當歸飲子加減。外治與濕瘡相同,但用藥宜簡單、溫和,忌用刺激性藥物。
結語:通過上文瞭解,我們知道漆、藥物、塑膠、橡膠製品、染料和某些植物的花粉、葉、莖等都會致人發病,小編建議大家避免平時應該注意環境衛生,積極預防疾病的發生。
接觸膏藥引起者稱膏藥風,接觸馬桶引起者稱馬桶癬。其特點是發病前有明確的接觸史及有一定的潛伏期,皮損限於接觸部位,主要表現為紅斑、丘疹、水皰、糜爛及滲液,自覺瘙癢。本病應與急性濕瘡、顏面丹毒相鑒別。熱毒濕蘊證,治宜清熱祛濕、涼血解毒,方用化斑解毒湯合龍膽瀉肝東加減;血虛風燥證,治宜清熱祛風、養血潤燥,方用消風散合當歸飲子加減。外治與濕瘡相同,但用藥宜簡單、溫和,忌用刺激性藥物。結語:通過上文瞭解,我們知道漆、藥物、塑膠、橡膠製品、染料和某些植物的花粉、葉、莖等都會致人發病,小編建議大家避免平時應該注意環境衛生,積極預防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