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心熱作為一種臨床症狀廣泛存在, 而西醫的理化檢查也不完全能發現器質性改變。 此症狀不危及生命, 但是影響病人狀態。 尤其入睡前的煩熱表現更是引起睡眠障礙, 值得中醫師對此重視。
張某, 女, 16歲。 於2015年10月21日初診。 病人半個月來由於將進入高考時期而感手足心煩熱, 入睡前尤甚, 常常將手腳貼牆仍不能自止。 甚至喜將手足置於冷水中以緩解病勢。 心煩、易怒, 倦怠乏力, 捫之雙手如烙, 胃怕涼但喜冷飲。 二便正常, 舌質胖大, 尖紅, 苔薄白, 脈沉無力。
診斷:脾虛, 虛火流於四肢證。
證析:患者舌質胖大,
按:四肢煩熱中醫教材多認為是陰虛火旺, 這也導致多數手足煩熱的病人多以滋陰降火治療為主。 筆者認為, 凡陰虛火旺之人, 必消瘦乾枯, 舌紅少苔脈細, 符合血津為少, 火邪內生病機。 但多數臨床見到的手足煩熱病人恰恰多有或倦怠乏力, 或胃脘怕冷, 或手足易冷或上熱下寒之症。 鄭欽安謂其為陰火上浮, 東垣認為其為虛火流於四肢。 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