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肝硬化、原發性肝癌等慢性肝病, 會影響肝臟正常的生理功能和人體的代謝過程, 故骨的代謝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從而誘發骨質疏鬆。
維生素D代謝障礙
無論來源於食物的維生素D還是由皮膚合成的維生素D, 都沒有活性, 不具備生理功用。 它們都必須先進入血液, 然後進入肝臟, 才能進一步代謝為具有活性的維生素D。 患有慢性肝病時, 肝細胞的功能受到損害, 不能發揮其促進腸鈣、磷吸收, 及腎臟對鈣的重吸收功能, 從而影響骨的形成。
膽鹽的合成和排出障礙
食物中的脂肪主要在小腸吸收,
此外, 食物中的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K都溶於脂肪, 它們隨脂肪一起從腸道吸收。 當脂肪吸收障礙時, 這些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也減少, 而這些維生素對骨骼的生長發育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維生素D能促進小腸對鈣、磷的吸收, 腎臟對鈣的重吸收, 並直接作用于成骨細胞, 而促進骨的形成;維生素K可增加骨細胞內骨鈣素的含量, 從而促進骨的形成。 因此, 當這些營養素出現吸收障礙時, 也會影響骨骼的代謝。
由此可見, 慢性肝病併發骨質疏鬆的危險性是存在的。 除了積極治療肝臟疾病, 患者在飲食上也應特別注意, 少吃含油脂多的食物, 注意營養的補充。 而慢性肝病患者大多食欲不振, 要想通過飲食額外補充營養素比較困難。
99熱心醫生溫馨提醒:肝病是慢性病, 需要長期治療, 所以一定要掌握好適合自己的養生食譜, 通過平時的保養可以很好的緩解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