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肺炎多為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氣管炎蔓延的結果, 小兒患上一次肺炎就如面臨一場大病。 小兒肺炎能治好嗎?下面為你介紹小兒肺炎的治療方法。
小兒肺炎能治好嗎?
敷貼療法
1.將大蒜、芒硝、大黃按4:1:4的比例配製, 搗爛如泥, 一起混勻, 加少量的水調成糊狀, 均勻地攤在一層紗布上, 厚度為0.4毫米, 敷于羅音較密集的部位, 面積可根據病情而定, 時間可依據患兒的年齡來定, 一般5至15分鐘為宜。 每天1次, 嚴重者可每天2次。 此法可清肺熱, 散淤滯, 促進炎症之消散, 尤其對遷延性肺炎, 肺部慢性病變久治不愈者有效。
2.白芥子30克, 麵粉30克, 將白芥子研為細末, 加入麵粉, 加水調為糊狀, 用紗布包後敷于羅音較多之部位, 每天1次, 1次15分鐘, 敷後檢查2次, 如見皮膚發紅, 即可將藥去掉, 連敷3天, 對肺炎後期, 痰多或聽診時羅音久不消失患兒有效。
拔罐療法
選穴:大椎、身柱、肺俞、膏肓, 聽診羅音較明顯的相應區。
操作:採用快速針刺後拔罐5-10分鐘, 每天1次。 此法可使患部組織代謝旺盛, 白細胞吞噬作用增強, 加強炎症吸收, 使機體功能恢復。
耳貼療法
選穴:耳部肺、氣管、肝、神門等反射區。
操作:即在選定的耳穴上貼敷王不留行籽。 方法是先將藥物貼敷在小方塊膠布中央, 然後貼在選定的耳穴上, 每天自行按壓數次, 3-7天更換1次。 以達到刺激的作用, 對慢性支氣管炎的康復治療較為適用。
足底按摩療法
按摩下列2組足部反射區:(1)腎、輸尿管、膀胱、腎上腺;(2)鼻、肺及支氣管, 喉與食管及氣管, 胃、小腸、橫結腸、降結腸, 肝、甲狀旁腺、胸, 胸部淋巴腺、頸項、三叉神經, 額竇, 下身淋巴腺。
操作方法:以輕手法按摩(1)組反射區, 每區0.5至1分鐘, 以局部有酸痛感為宜;以輕、中度手法交替推按(2)組反射區, 每區1-2分鐘;每天按摩1次, 每次15-29分鐘, 10天為1個療程。
注意事項:病程較長, 按摩治療應有耐心, 堅持不懈。 嬰幼兒足部肌膚嬌嫩, 又需長期按摩, 故操作力度不可過重, 每天按摩治療不宜超過2次。 在痙咳期(中期)配合藥物內治, 尤為必要, 療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