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風流淚這種疾病我們並不陌生, 因為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到這類患者, 這類症狀的患者是非常痛苦的。 中醫對這種病症的治療很有研究, 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瞭解一下迎風流淚的中醫方劑有哪些?
迎風流淚病因
少數人由於患有沙眼、慢性結膜炎、淚道炎症(例如慢性淚囊炎等)、淚小點位置異常, 均可導致淚道的狹窄或阻塞, 而使淚液的排出受到障礙。 因此, 儘管在室內也會出現流淚症狀(確切地說, 應稱為“溢淚”), 遇到寒風便更加重。
具體總結為以下幾點:
1.下淚點位置異常
因淚點或下瞼外翻所致。
2.淚囊吸力不足
如面神經麻痹導致眼輪匝肌鬆弛, 淚囊癲痕性縮小或擴張無力。
3.淚點阻塞
先天性, 炎症, 外傷。
4.淚小管、鼻淚管阻塞
炎症、產傷。
5.慢性淚囊炎
6.淚道腫瘤
有些人的眼睛一見風就會流淚, 尤其在秋冬季節, 經北風一吹, 更容易引起流淚不止。 這種迎風流淚症, 是幾種眼病的綜合病症, 應根據不同的情況及時加以處理, 以免貽誤時機, 拖長病程, 影響療效。
反射性流淚是臨床上經常遇到的現象。 無論是來自結膜或角膜方面化學性或物理性刺激, 都可以引起迎風流淚。 各種類型的異物, 如灰塵、刺激性氣體, 冷、熱、倒睫等因素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流淚現象。 所有這些反射性流淚都是通過神經的刺激而引起的。
此外,
治療措施主要應從解除病因著手, 並用麻黃素溶液等滴眼而減少流淚。
中醫把流淚的症狀分為兩種, 即冷淚和熱淚, 兩者的治療方法也不同。
冷淚
眼不紅不腫, 但不時流淚, 迎風更甚, 流淚時無熱感。 治宜補肝益止淚, 可用止淚補肝散:當歸、熟地、川芎、白芍、木賊、蒼術、防風、羌活、白蒺藜、夏枯草、炙甘草, 共為細末, 每服6-9克, 溫開水送下。
熱淚
眼有紅腫, 怕光, 流淚時有熱感。 治宜祛風清熱平肝, 可用止熱淚方:菊花、羌活、山梔、黃芩、車前子各9克, 細辛1.5克, 生石膏、蕤仁各1.2克, 黃連3克。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中醫治療迎風流淚的相關知識介紹有了一定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