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候:臍部紅腫熱痛, 甚則糜爛, 膿水流溢, 惡寒發熱, 啼哭煩躁, 口幹欲飲, 唇紅舌燥。 舌質紅, 苔黃膩, 指紋紫。
分析:穢毒之邪侵入臍部, 壅於肌膚, 經絡受阻, 氣血凝滯, 發為臍瘡。 局部紅、腫、熱、痛, 漸為糜爛化膿, 潰則膿血流溢。 風火交織, 邪毒內攻, 則見惡寒發熱, 啼哭煩躁。
治法:清熱解毒, 佐以外治。
方藥:犀角消毒飲加減。 常用藥:金銀花、水牛角、甘草清熱解毒, 防風、荊芥、牛蒡子疏散風邪, 加黃連、連翹、蒲公英清解熱毒。 局部外用金黃散。
大便秘結、舌苔黃燥加大黃通腑泄熱;臍部滲出混有血液加景天三七、紫草涼血止血;伴神昏、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