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膳食>飲食禁忌>正文

食肉之忌

肉食中的瘦肉富含動物蛋白, 其品質高於植物蛋白。 對青年人來說, 它是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對中年人來說, 其蛋白質可幫助腦力勞動者增強記憶, 對體力勞動者可補充氨基酸的消耗;對老年人來說, 可補充優質蛋白以推遲衰老過程。 肥肉中的脂肪, 發熱量高, 且有它獨特的生理價值, 因此, 對肉食不必節制過甚, 也不必忌諱肉食。

但是, 動物肉的有些部位是應該忌食的, 這裡列舉如下:

一、肉的“三腺”, 應忌食。 豬、牛、羊、狗等動物體內的甲狀腺、腎上腺與淋巴腺均應忌食, 這是因為甲狀腺(即栗子肉)、腎上腺、淋巴腺均含有毒的物質。

誤食了它, 會出現嘔吐、頭痛、腹痛、手麻、舌麻、心跳、瞳孔放大、血壓增高等中毒症狀。 甲狀腺位於動物的喉頭附近、氣管周圍, 呈淡褐色半透明狀, 肉塊稍硬;腎上腺位於動物腎臟的兩側前方, 呈褐色, 腺體外包有白色纖維膜;淋巴腺位於動物腹股溝、肩胛前和腹下等處, 呈圓形或橢圓形, 是動物體內的防疫器官, 也是有毒的微生物與代謝產物易滯留的地方, 應引起注意並棄之不食。

二、“痘豬肉”應忌食。 “痘豬肉”又名“米豬肉”, 是豬囊蟲寄生的地方, 它分佈在豬的舌肌、臀肌、隔肌、咬肌等橫紋肌中, 如誤食了“痘豬肉”及其製品, 幼蟲就會在人體腸內吸取營養, 並在人體的肌肉、皮下、眼、肝等部位寄生, 甚至還會寄生在人的腦部,

使人消瘦、貧血、腹脹、腹瀉、頭昏、頭痛、肌肉痙攣、視力模糊, 甚至失明或死亡。

三、忌食生肉或半生肉。 有些地區的居民有一種吃生肉的不好習慣, 諸如將生肉切成片在熱炒鍋上來回翻烤一下, 蘸以佐料, 即食用, 或將肉片放在湯內燙數秒鐘, 即用筷子夾出蘸佐料食用, 也育將豬宰殺後, 不刮毛、燙毛而用火將毛燒焦、再將生肉切成細絲狀拌菜生吃, 這是十分危險的吃法, 極易感染炭疽病、布氏桿菌病、沙門氏菌病、絛蟲病、弓型體病, 特別是旋毛蟲病, 更是常見。 這種生食或半生食肉類的習慣應該廢止與禁忌。

四、忌食燒焦了的肉。 燒焦了的肉, 其中高分子蛋白質會分裂為低分子氨基酸, 它在熱分解中形成毒性很強的色氨酸,

對睦康危害極大。

五、忌食毒死或病死的動物的肉。 動物在病死或毒死前, 常有許多病菌或毒物侵入肌肉, 誤食了這些有毒的肉類, 就極易受到感染而中毒。

六、忌常吃醃肉。 這是由於醃肉是嗜鹽菌的良好的培養基, 而嗜鹽菌中含有與腸毒素相似的毒素, 它會破壞腸粘膜。 造成胃腸功能紊亂並中毒, 出現腹痛、噁心、嘔吐、水樣便與血樣便等症狀。 因此醃肉最好不要吃, 以免中毒致病。

相關文章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