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牙齒, 有一句是這樣說的:“牙是病掉的, 而不是老掉的。 ”而洗牙正是幫助我們預防牙齒“生病”的好方法。 那我們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需要去洗牙了呢?以下幾項標準如果超過2項不達標, 則要注意口腔清潔, 如果3項不達標則需要去洗牙了。
如何看自己是否需要洗牙
1、是否有牙垢
張開嘴, 觀察牙齒是否有食物塞在牙縫, 牙齒上是否有黃色的牙垢。 牙菌斑和牙結石, 比較“頑固”和“粘人”, 往往不容易用水沖走、也不容易被牙刷帶走, 長此以往越積越多, 這就需要更大的機械力量來清除它們。
2、是否有齲齒
看牙齒,
3、是否有口腔潰瘍
檢查口腔, 有沒有潰瘍、異味或者莫名的腫脹。 像口腔潰瘍和有牙齦炎症的人, 不能接受噴砂洗牙。 患有各種出血性疾病, 如血小板減少症患者、白血病患者, 必須慎重選擇洗牙的時間, 以免洗牙時出血不止, 孕婦(尤其是懷孕前期)最好不要洗牙。
4、牙齦是否正常
觀察牙齦顏色, 看看是否呈現正常的粉紅色, 有沒有紅腫的跡象。 如果紅腫就表示有牙齦炎, 牙齦炎進一步發展, 就成為牙周炎, 出現牙齦萎縮、上火時牙疼、牙齒鬆動等症狀。
5、牙齒是否鬆動
上下牙齒輕叩, 或者用牙刷幫助觀察牙齒是否個個穩定,
6、是否有牙齒過敏現象
用冷水刷牙時或者吃冷熱酸甜等刺激性的食物, 有沒有酸、痛、軟感、或者出血的現象。 咽下一口唾液, 等30秒, 如果感覺口腔內唾液分泌是否充足, 有沒有乾燥感。
洗牙有什麼危害
1、牙齒會變敏感嗎
有的患者在洗牙後還會出現牙齒敏感, 這主要是在潔治前, 暴露的牙根被牙石包繞, 隔斷了冷熱刺激。 為減少痛苦, 可在潔治後短期內避免接觸過冷、過熱食物,
2、牙齒會變酸痛嗎
有人在洗牙過程中會覺得牙齒酸痛, 這主要是牙根暴露所致, 而牙根暴露是牙周病的一種典型表現。 牙根對冷、熱、酸、甜等刺激均較敏感。 因此, 牙周炎症越重, 牙根暴露可能越明顯, 在治療中的酸痛感也會越明顯。
3、牙齒會出血嗎
緣於菌斑牙石產生刺激許多人在洗牙過程中都會有出血, 這是因為菌斑牙石等刺激牙齦發生炎症, 炎症越嚴重, 牙齦出血也越明顯。 如果平時刷牙時就出血, 說明牙齦炎症已不輕了。 只有完全健康的牙齦在潔治時才不會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