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白茅根簡介

白茅根性涼, 能去實火, 味甘, 能清虛熱;味淡, 能滲濕通便, 用於小便不利, 濕熱水腫, 均可獲效。 單用之, 《醫學衷中參西錄》名之為白茅根湯, 主治“陰虛不能化陽, 小便不利, 或有濕熱壅滯以致小便不利, 積成水腫者”。 鮮白茅根之作用, 較幹品為優。 用時每次取鮮白茅根(去淨皮與節間小根)500克, 水煎, 視其根沉水底湯即成(不可久煎)。 去渣溫服多半杯, 日服5~6次, 夜服2~3次, 使藥力相繼, 周12時, 小便自利。 治下焦濕熱引起的尿血亦驗。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