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防風斑枯病

防風斑枯病又名葉斑病, 是一種真菌引起的病害, 危害葉片。 被害葉片兩面的病斑呈圓形或近圓形, 直徑2-5毫米, 邊緣褐色, 中央色澤稍淡。 後期, 病斑上產生黑色小點, 乾燥時病斑破裂穿孔, 葉片逐漸枯萎。 發病嚴重時, 每張葉片病斑達數十個, 可相互併合形成不規則的大斑, 病株葉片大部脫落, 嚴重影響防風產量。

一般在 5-10月間發病, 8-9月為發病盛期。 高溫、高濕、持續陰雨天氣有利發病。 在植株缺肥、生長瘦弱時發病較重;使用氮肥過多、植株茂密、土壤濕度大時發病也較重。

防治措施:一是在無病或發病較輕的地塊,

選擇無病植株進行留種;二是在防風收穫後, 徹底清除病殘體, 必須將殘留根挖掘乾淨, 集中燒毀, 以減少次年菌源;三是發病初期可摘除病葉, 噴灑1∶1∶100的波爾多液, 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藥劑, 視病情噴2-3次, 間隔7-10天, 以防感染擴大。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