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婦科>正文

中醫治療痛經偏方 中藥怎樣治療痛經

痛經可能是每一個成年女性都會遇到的事情。 痛經痛起來, 會要了人命的那種感覺。 那麼, 痛經應該如何進行治療呢?有什麼好用的中醫偏方能夠治療痛經呢?痛經有哪些臨床表現呢?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中醫治療痛經偏方

1、玄靈止痛湯

玄胡、醋炒五靈脂、白芍各10—30克, 當歸、川芎、甘草各10—20克, 為主方。

氣滯血瘀型加柴胡、香附、桃仁各6—15克;寒凝血瘀型主方加艾葉、吳茱萸各10—15克;血熱挾瘀型主方加丹皮、炒梔子、黃芩各10—20克;氣血虛挾滯型主方加黃芪、黨參、熟地各10—20克。

本方水煎服, 每日一劑, 分3—4次服。 每次月經前3—5天開始服用,

至經淨痛止。 連服3個月經週期為一個療程。

2、加位少腹逐瘀湯

當歸10克、川芎6克、赤勺10克、延胡索10克、炙沒藥6克、炒蒲黃10克、靈脂10克、小茴香3克、乾薑3克、肉桂3克、益母草30克、澤蘭10克。

本方的主要功效為活血去瘀, 溫經止痛。 適用於寒凝血瘀型痛經。 本方水煎內服, 忌食生冷。

3、甘橘調經飲

乾鬆10克、蠶砂10克、荔枝核12克、山楂6克、清橘葉6克。

此方主要功效行氣、舒肝, 活血、調經。 適用於氣滯血瘀型痛經。 本方宜水煎服, 經前3天開始服用, 每日一劑, 連服5—7天。

4、歸芍棱烏萸草湯

當歸12克白芍30克醋炒三棱、炙甘草各6克烏藥、山茱萸各9克。 陰虛血滯去烏藥, 加生地、丹皮、沙參;陽虛寒凝加肉桂、巴戟天、紅花;肝腎虧損加狗脊、枸杞子、女貞子、旱蓮草;便溏加茯苓、炒白術;嘔吐畏寒肢冷加吳茱萸、生薑;口苦心煩加竹茹、梔子。

於經前3日開始, 每日一次水煎服, 用至經淨;3個月經週期為一個療程。

痛經臨床表現

1.原發性痛經在青春期多見, 常在初潮後1~2年內發病。

2.疼痛多自月經來潮後開始, 最早出現在經前12小時, 以行經第1日疼痛最劇烈, 持續2~3日後緩解。 疼痛常呈痙攣性, 位於下腹部恥骨上, 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內側。

3.可伴有噁心、嘔吐、腹瀉、頭暈、乏力等症狀, 嚴重時面色發白、出冷汗。

4.婦科檢查無異常發現。

結語:通過這篇文章的仔細閱讀, 相信絕大多數的讀者朋友們對這個治療痛經的偏方以及痛經的臨床表現都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 這裡推薦的幾種偏方的效果都是比較不錯的, 需要提醒的是,

使用前請在醫師的建議下進行治療服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