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國網癮患者疏導管道多 心理諮詢業發達

美國“癮君子”網上互助
作為互聯網普及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美國的線民比例超過71%。 根據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在2008年末公佈的一項統計資料, 染上網癮的美國人約占美國總人口的1%。 雖然醫學界仍在討論是否將網癮歸於精神疾病的一種, 但美國各地的精神健康診所已經開始接診網癮病人。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埃利亞斯·阿卜加德博士表示:“網癮在美國已經成為一種公共健康問題, 我們應當關心人們在網上的生活。 ”
是不是精神病還需研究
在美國, 圍繞網癮是否屬於心理疾病的爭論目前仍在繼續,
2007年, 美國醫學會(AMA)拒絕了一些精神科醫生主張將網癮列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的提議, 理由是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長時間上網和使用電腦帶來的長期影響。
reSTART中心的凱希博士表示, 她贊同將網癮納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但同時她不主張將網癮視為一種精神疾病, 而是應被列入DSM手冊中的一個新分類“非物質性成癮”, 這樣才能讓青少年得到更專業的幫助。 不過即便被收錄, 這還要等到新一版手冊在2012年出版。
瑞伊女士在網癮定性的問題上也表現得非常謹慎, 她承認網癮是否屬精神疾病還需要專業人士的論證, 但青少年上網成癮應得到關注, “我們只是一個開始, 我相信美國還會有越來越多類似reSTART的網癮治療中心成立。

諮詢心理問題家常便飯
青少年沉溺於網路遊戲的現象在美國也非常普遍, 但為何至今僅成立一家網癮治療中心?旅居美國加州的張女士告訴記者, 這可能和成熟的心理諮詢行業密不可分。 在大部分民眾看來, 接受心理諮詢或去看心理醫生實在很稀鬆平常。 許多大公司都雇有心理諮詢師, 幫助員工疏導心理問題, 這被視為一項普遍的福利。
如果不想去看心理醫生, 人們還可以通過撥打付費心理諮詢電話, 得到速食式服務。 此外, 每個學校也都有專門針對未成年人的心理諮詢師。 據統計, 美國的臨床心理工作者、社工和精神護理人員超過28萬人, 心理諮詢業也已成為醫療保險的一部分。
因此在專門的網癮治療中心成立之前, 上網成癮的美國人也有較為充足的管道來解決問題。
“癮君子”母親發起互助網
除了常態的心理諮詢, 美國的網路遊戲成癮者自發組成網上組織, 通過互相説明鼓勵的方式, 共同戒除網癮。 這家組織名叫“網路遊戲無名者聯盟”(簡稱OLGA)。 網站的發起者是一名叫麗茲·沃雷的女性。 2001年她的兒子在玩網路遊戲時用手槍結束了自己年僅21歲的生命。 沃雷認為正是那個線上遊戲毀了兒子, 於是她決定成立一個互助網站, 避免更多類似悲劇的發生。
在“網路遊戲無名者聯盟”網站上, 成癮的玩家和他們的家人可以通過互助論壇尋求或提供説明, 他們還定期組織線上或線下聊天活動。 成立數年來,
這個互助聯盟已經得到了網癮治療專家的認可, 稱互助的方式能更快説明網癮患者看到自己的問題, 並鞏固治療成果。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