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理學家曾奇峰寫給女兒的一封信

心理學家和普通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有什麼不一樣呢?其實心理學家也是平凡人, 也會有工作的煩惱和情緒宣洩的需要, 但是因為他們懂得了孩子成長的必然問題;他們懂得尊重孩子的人格;他們不是滿足家長掌控的替代, 他們懂得孩子真正的意義...心理學家曾奇峰給女兒寫的一封信, 為你展現了心理學家教養孩子的價值理念, 看他是如何寵愛孩子的。

親愛的小人:

之所以叫你“小人”, 有兩個原因。 一是我第一次看見你的時候, 你的確很小啊, 胳膊腿細的像我的手指;二是“小人”這個詞稍帶貶義,

就算是對你有時候調皮而我又對你沒什麼辦法的一種“報復”吧。

首先我想對你說抱歉, 因為我們沒有征得你的同意, 就讓你來到了這個世界上。 也許你覺得好笑, 你都沒有出生, 怎麼可能徵求你的意見呢?

但爸爸這樣說是認真的, 人生有很多自己做不了主的事情, 出生就是最開始的那一件, 死亡是最後的那一件。 當然, 不僅僅是你, 我們周圍所有的人, 都是這樣莫名其妙地來到這個世界上, 後來又不得已才離開的。

爸爸和媽媽也是這樣來到這個世界上。 我們在生活了二、三十年後, 覺得這個世界還不錯, 就決定讓你也來看看。 所謂不錯的意思, 就是這個世界有很多有趣的地方, 但它卻並不完美, 還有很多不那麼好的、甚至醜惡的地方。

甚至有一些人認為, 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占十分之八或者九, 這真的是很大的比例了。 當然, 有更多的人認為, 人生的大部分是很美好的。

不論你以後怎麼看待生活, 爸爸都想跟你定一個“君子協定”:如果你覺得這個世界精彩又好玩, 你不必謝謝我們;如果你覺得人生痛苦又無趣, 你也不責怪我們, 好嗎?

有一些父母覺得, 自己把孩子帶到了這個世界上來, 而且把孩子養大, 所以孩子應該感恩。 現在你知道了吧, 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 最多是件不好不壞的事情;而養育孩子, 則是父母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法律規定, 不養育孩子的父母親, 是要負法律責任, 並且會遭到眾人的譴責的。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 父母養育孩子,

最低限度只是沒犯法而已。 我們不必對僅僅沒犯法的人說, 謝謝你啊。

你的出生, 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從此我升級為爸爸, 這可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大的“升遷”。 8年來, 你一直都在教我怎麼做一個好的爸爸, 你教的很好, 我呢, 也在不斷地努力學習著。

你出生之前, 爸爸只是做著你奶奶的兒子, 無止無休地接受著奶奶的愛, 而沒有學會怎麼給予愛。 爸爸想告訴你, 學習愛和被愛, 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課。

有了你之後, 爸爸才學會了怎麼給與愛。 你以前是那麼地弱小, 而你以你的弱小襯托了我的強大。 在你感到害怕摟著我的時候, 在你讓我為你打開礦泉水瓶蓋的時候, 從你無比欣賞和崇拜的眼神裡, 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和能力,

我覺得這是這個世界上最真誠的信任和讚美呢。 爸爸從你那裡得到的榮譽和鼓舞, 遠遠地超過了從其他方面得到的。

爸爸是別人的心理醫生, 而你卻是爸爸的心理醫生。 在爸爸的內心變得不那麼寧靜的時候, 你的純真燦爛的笑容可以很快讓我從心靈的泥潭中走出來, 變得跟你一樣輕鬆和快樂。 看心理醫生是需要花錢的哦, 所以我還欠你一大筆治療費啊, 呵呵。

你的出生, 還延伸了我的生物學存在, 使記憶了我的資訊的基因可以在這個星球上持續地存在下去。 人來到這個世界上, 遲早都會離去的, 但因為你, 爸爸即使離開了, 卻還有一些東西留著, 這會讓爸爸覺得很安心很自豪呢。

你還讓我學會了愛自己,

不以自己的犧牲來換取對你的控制的權利。

有些不那麼會做父母的人, 把自己弄得慘兮兮的, 他們會對孩子說, 為了你, 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拼命地工作, 等等。 他們這樣做, 實際上是想操控孩子, 使孩子喪失維護自己權利的倫理立場和道德勇氣, 對父母哪怕是無理的要求, 都無條件地服從。

${FDPageBreak}

我從來不認為父母都是對的, 父母都是從孩子慢慢變成的, 既然孩子可能犯錯誤, 變成了父母後同樣也會犯錯誤;怎麼可能一變成父母就不會犯錯誤了呢。 而且, 沒有人天生就是好父母, 任何人都必須向自己的孩子學習, 才能慢慢地變成好父母的。 所以孩子應該是父母的老師啊。

我永遠都不會跟你談孝順爸爸媽媽的事。 因為我覺得,如果在你小時候我們對你很好的話,我們老了你自然會對我們好的;我不想把這樣自然而然的事情,當成倫理道德的壓力施加給你。就像我會自然而然享受美食,而不必總是給自己強調,不吃飯就會死去一樣。

自然的力量是很強大的,把孩子對父母的自然的愛,硬性規定成一個道德準則,是大家犯的一個最為愚蠢的錯誤。

我甚至不會對你說將來要對你的公公婆婆好,因為我知道,一個心中有自然而然的愛的情感的人,也會自然而然地愛她的愛人的親人。這樣的愛,可以給你幸福,也可以使跟你有關的人幸福。

你一定要問,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有那麼多對父母不孝的人呢?爸爸告訴你,孩子的不孝,是繼發性的、反應性的。簡單地說,一個孩子如果在小時候沒有得到父母高品質的愛,那他或者她也就沒有愛的能力,所以就對父母也沒有愛了。

孩子出生時幾乎就是一張白紙,愛和恨的能力,都是後來學會的,而學習的主要對象,就是父母。撫養你的確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你的一切都會成為我們擔憂的焦點:成長、健康、飲食、安全、交友、學習、遊戲,還有以後的專業、工作、擇偶、婚姻和生育。

從你的祖父輩那裡我們知道,這可是一個沒有盡頭的艱辛旅途呢。但你不必內疚,我想說的是,你帶給我們的快樂,帶給我們的活著的意義,遠遠超過了我們付出的辛苦。人生美好的地方之一是,你經常需要做出選擇,而且,你事先並不知道,你的選擇是不是最好的。這樣的有點“冒險”的感覺,會極大地增加活著的樂趣。

親愛的小人,作為爸爸,我會極大限度地讓你享受選擇的快樂。現在你已經8歲,只要在起碼的、必須強制執行的規範內(比如法律和基本禮貌),你願意的事情,我都只提建議、提供選擇的可能性,最後都讓你自己做出決定。而且我堅信,你會做出對你最有利的決定的。

在你18歲以後,我建議的話都會更少說了。當然,如果你主動徵求我的意見,那你要我說多少,我就說多少。人生在世,如果重大事情都是別人—哪怕是父母—說了算的,那活著還有什麼樂趣?

的確,每個人的選擇都有錯的可能,但是,自己的錯誤選擇,不管怎樣都比別人代替自己做出的正確選擇要好。就像下棋一樣,你旁邊站著一個世界冠軍,他不斷地指揮你下棋,他的指揮絕大多數都比你高明,但是,你如果都聽了他的,那你不過是他的傀儡罷了,你下棋還有什麼意思?所以別理他,聽自己的,是輸是贏已經變得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我自己在下棋!選擇之後,就要承擔選擇的後果了。

如果選擇正確,享受成功的快樂,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但另一種可能是要承受失敗的痛苦和壓力。其實這也沒什麼,人生如果只有成功和喜悅,那也會很無趣的。人生的真正快樂,多半來自於一些具有較大反差的情感體驗,任何單一的情感體驗,都會使人生這場筵席變得低廉和乏味。

請記住,爸爸會祝你成功快樂;但是,如果你的選擇錯了、失敗了,爸爸永遠都在那個可以讓你休息和療傷的地方等著你,你願意修養多久就多久。等你重新振作起來的時候,再鼓勵你上路。爸爸決不會在你遭受挫折後的任何時候趁火打劫說:當初你要是聽爸爸的,就不會有今天這樣的狀況了。爸爸既然已經準備好分享你的成功和幸福,也就同時做好了分擔你的失敗和悲傷的打算。好朋友都會這樣做的,何況我是爸爸呢?

人生最大的選擇,也就兩個:事業和婚姻。其他的選擇,都是圍繞著這兩個核心展開的。親愛的小人,到了你選擇專業方向的時候,你已經都成年了。爸爸會基於對你本人和對各個專業的瞭解,對你提出建議,最後讓你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人一輩子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做一件自己愛做的事情,並且還可以通過這件事養活自己和獲得榮譽了。我可不願意你錯過這樣的幸福而代替你做出決定。

爸爸現在就是因為從事著自己喜歡的職業而幸福著,因為爸爸現在的職業,就 因為我覺得,如果在你小時候我們對你很好的話,我們老了你自然會對我們好的;我不想把這樣自然而然的事情,當成倫理道德的壓力施加給你。就像我會自然而然享受美食,而不必總是給自己強調,不吃飯就會死去一樣。

自然的力量是很強大的,把孩子對父母的自然的愛,硬性規定成一個道德準則,是大家犯的一個最為愚蠢的錯誤。

我甚至不會對你說將來要對你的公公婆婆好,因為我知道,一個心中有自然而然的愛的情感的人,也會自然而然地愛她的愛人的親人。這樣的愛,可以給你幸福,也可以使跟你有關的人幸福。

你一定要問,這個世界上為什麼有那麼多對父母不孝的人呢?爸爸告訴你,孩子的不孝,是繼發性的、反應性的。簡單地說,一個孩子如果在小時候沒有得到父母高品質的愛,那他或者她也就沒有愛的能力,所以就對父母也沒有愛了。

孩子出生時幾乎就是一張白紙,愛和恨的能力,都是後來學會的,而學習的主要對象,就是父母。撫養你的確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你的一切都會成為我們擔憂的焦點:成長、健康、飲食、安全、交友、學習、遊戲,還有以後的專業、工作、擇偶、婚姻和生育。

從你的祖父輩那裡我們知道,這可是一個沒有盡頭的艱辛旅途呢。但你不必內疚,我想說的是,你帶給我們的快樂,帶給我們的活著的意義,遠遠超過了我們付出的辛苦。人生美好的地方之一是,你經常需要做出選擇,而且,你事先並不知道,你的選擇是不是最好的。這樣的有點“冒險”的感覺,會極大地增加活著的樂趣。

親愛的小人,作為爸爸,我會極大限度地讓你享受選擇的快樂。現在你已經8歲,只要在起碼的、必須強制執行的規範內(比如法律和基本禮貌),你願意的事情,我都只提建議、提供選擇的可能性,最後都讓你自己做出決定。而且我堅信,你會做出對你最有利的決定的。

在你18歲以後,我建議的話都會更少說了。當然,如果你主動徵求我的意見,那你要我說多少,我就說多少。人生在世,如果重大事情都是別人—哪怕是父母—說了算的,那活著還有什麼樂趣?

的確,每個人的選擇都有錯的可能,但是,自己的錯誤選擇,不管怎樣都比別人代替自己做出的正確選擇要好。就像下棋一樣,你旁邊站著一個世界冠軍,他不斷地指揮你下棋,他的指揮絕大多數都比你高明,但是,你如果都聽了他的,那你不過是他的傀儡罷了,你下棋還有什麼意思?所以別理他,聽自己的,是輸是贏已經變得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我自己在下棋!選擇之後,就要承擔選擇的後果了。

如果選擇正確,享受成功的快樂,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但另一種可能是要承受失敗的痛苦和壓力。其實這也沒什麼,人生如果只有成功和喜悅,那也會很無趣的。人生的真正快樂,多半來自於一些具有較大反差的情感體驗,任何單一的情感體驗,都會使人生這場筵席變得低廉和乏味。

請記住,爸爸會祝你成功快樂;但是,如果你的選擇錯了、失敗了,爸爸永遠都在那個可以讓你休息和療傷的地方等著你,你願意修養多久就多久。等你重新振作起來的時候,再鼓勵你上路。爸爸決不會在你遭受挫折後的任何時候趁火打劫說:當初你要是聽爸爸的,就不會有今天這樣的狀況了。爸爸既然已經準備好分享你的成功和幸福,也就同時做好了分擔你的失敗和悲傷的打算。好朋友都會這樣做的,何況我是爸爸呢?

人生最大的選擇,也就兩個:事業和婚姻。其他的選擇,都是圍繞著這兩個核心展開的。親愛的小人,到了你選擇專業方向的時候,你已經都成年了。爸爸會基於對你本人和對各個專業的瞭解,對你提出建議,最後讓你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人一輩子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做一件自己愛做的事情,並且還可以通過這件事養活自己和獲得榮譽了。我可不願意你錯過這樣的幸福而代替你做出決定。

爸爸現在就是因為從事著自己喜歡的職業而幸福著,因為爸爸現在的職業,就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