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五官科>正文

教你正確使用滴耳液的方法

滴耳液, 先加溫

有一些病人用了滴耳液後, 感到頭暈、噁心。 這是因為滴耳液的溫度過低的緣故。 人的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 內耳前庭器官對冷刺激非常敏感, 當滴耳液的溫度過低時, 會打破內耳的溫度平衡, 內耳前庭器官受到冷刺激後, 就會引起眩暈、噁心。

因此, 為避免刺激內耳前庭器官, 滴耳液的溫度最好和體溫保持一致。 在溫度較低的環境下使用滴耳劑時, 可事先把藥瓶放在手心握一會兒, 或者把滴耳液瓶放到4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中溫一溫, 當藥液溫度與體溫接近時.搖勻後即可使用。

當然, 也要注意不能使滴耳液溫度過高, 一方面, 耳道不適應高溫液體, 溫度過高會燙傷耳內黏膜;另一方面, 高溫下滴耳液藥物成分會分解, 使藥效降低。

滴耳後, 來次耳浴

如果是患有化膿性中耳炎, 滴藥前將膿性分泌物用消毒千棉簽拭淨, 或用3%雙氧水徹底清洗外耳道及巾耳腔內的膿液和分泌物。 沖洗時, 使用的沖洗液也可加加溫。 沖洗後, 再用消毒十棉簽拭淨外耳道, 然後再滴藥, 以使藥物發揮最大療效。

有的藥品說明書上有明確要求, 滴耳後進行約lO分鐘的耳浴。 什麼叫耳浴呢?

簡單來講。 耳浴就是將藥物滴入耳道, 浸泡一段時間, 以使耳內黏膜充分吸收藥物, 從而達到局部治療的目的。 這類似於給耳朵泡澡。

耳浴要求取側臥位, 患耳外耳道口向上, 將滴耳液滴入外耳道, 並儘量充滿外耳道, 靜置10分鐘, 然後變換體位, 使藥液流出來。

選滴耳液.看病情

滴耳液滴耳, 使高濃度藥物直接作用於局部病灶處, 起到抗炎殺菌、消腫止痛或軟化耵聹的作用, 治療效果好。 在具體應用時, 要根據病情選擇用藥。

這裡介紹幾種常用滴耳液及其適應證:

1.酚甘油滴耳液:用於急性中耳炎鼓膜未穿孔時, 以及外耳道炎症的殺菌、止痛和消腫。

注意, 要用於鼓膜未穿孔前, 穿孔後不要再用。

一般只用3—5天, 不宜久用, 因久用可使鼓膜增厚, 導致聽力下降。

2.抗生素類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又叫泰利必妥滴耳液), 可用於敏感菌引起的中耳炎、外耳道炎、化膿性中耳炎、鼓膜炎等。

氯黴素滴耳液與沽黴素滴耳液, 均可用於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慶大黴素滴耳液, 可治療由細菌感染引起的已穿孔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等等。

3.雙氧水:3%過氧化氫溶液即為洗耳雙氧水, 能分解釋放出氧氣, 是強氧化劑, 具有抗菌、清潔、除臭作用。 用於已穿孔的化膿性中耳炎。

滴藥前清洗外耳道膿液。 清洗後, 可再滴入其他治療用耳藥。

4.碳酸氫鈉滴耳液:此為鹼性溶液, 能溶解軟化耵聹, 用於外耳道耵聹栓塞。

滴耳液是這樣“滴”的

滴藥前, 清潔雙手, 把藥瓶握在手中數分鐘, 使藥液溫度接近體溫。

滴藥時, 一般取坐位側偏頭或側臥於床上, 外耳道口向上, 牽拉耳郭, 將外耳道拉直, 這樣可以使藥液沿外耳道緩緩流入耳內。

按醫生指定的滴數(滴耳液一般每次滴3~5滴, 每日滴3次。 滴液過多不僅浪費藥液, 而且有引起眩暈等不適反應的可能), 將藥液滴進耳內。

滴藥時, 滴管不要觸及外耳道壁, 以免滴管被細菌污染。 滴液後, 保持原體位3~5分鐘, 並用手指輕輕按壓耳屏3~5次, 通過外力作用使藥液經鼓膜穿孔處流入中耳。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