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條件的越來越好, 很多人在生活習慣上沒有節制, 因此當到了中老年時期, 很多人都會產生痛風。 痛風病是嘌呤代謝紊亂活尿酸排泄減少引起的一組疾病, 想要進行有效的治療, 使用中醫是比較不錯的選擇。
中醫治療痛風是以清熱利濕、活血通絡為法, 加之中藥中所含的一些生物成分, 促進尿酸的排泄。 許多草藥也可用於治療痛風性關節炎, 特別是對關節炎急性發作期有一定的效果。 具體的中藥處方有以下幾種:
1、黃茋50克, 妊娠、附子、制半夏、羌活、白芍、仙靈脾、萆薢、當歸、棗仁、茯苓各9克,
2、當歸、白芍、甘草各60克, 白花蛇30克, 蜈蚣、細辛各20克, 白酒2000毫升。 將上述藥材研細, 布包浸酒內10天, 每服30毫升, 日2次, 25天為1療程。
3、威靈仙150克, 乾薑60克, 烏頭60克。 將以上藥材研為末, 煮棗肉為丸, 如梧桐子大, 每次服15~20丸, 用溫姜湯送下。
4、黃芪12克, 大棗12枚, 附子、麻黃、生薑各6克, 甘草3克。 將以上藥材研碎, 用水700毫升, 煮至300毫升, 每次服100毫升, 每日3次。
5、人參3克, 黃芪、白術、當歸、川芎、白芍、茯苓各3克, 防風、烏頭、防己、桂心、甘草各1.5克, 生薑3片, 大棗2枚。 將上述藥材水煎, 每日1劑, 不拘時熱服。
中醫治療痛風效果是比較不錯的, 但中醫治病的最大缺點就是效果比較緩慢, 需要長期進行調理療養。 因此希望廣大患者要抱有持之以恆的態度,
痛風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