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專家歷時兩年編制的《中西醫結合醫院工作指南(2011年版)》(以下簡稱《指南》)近日發佈。 《指南》要求中西醫結合醫院要堅持中西醫結合的辦院方向, 吸收中醫、西醫兩種醫學特長, 突出中西醫結合特點, 發揮中西醫結合的特色優勢。
《指南》對中西醫結合醫院工作的核心要素進行歸納提煉, 從醫院管理、人才培養、科室設置、專科建設、臨床研究、藥事管理、護理、文化建設、預防保健等九個方面提出了體現中西醫結合醫院自身工作特點的要求。
《指南》規定, 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醫、中西醫結合人員占醫師比例不低於60%,
對於臨床科室建設, 《指南》提出, 中西醫結合醫院的臨床科室設置應以中西醫結合科室為主, 同時設立針灸、推拿等中醫(民族醫)特色科室。 中西醫結合科室占醫院臨床科室總數的比例不低於60%, 其床位數占醫院總床位數的比例不低於60%。
醫院應圍繞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以及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疑難疾病, 結合醫院確有療效的診療方法和技術, 採用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研究思路, 研究中西醫結合最佳診療方案, 探索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模式, 促進中西醫結合學術創新。
《指南》要求, 中藥房應設有中藥飲片庫房、中藥飲片調劑室、中成藥庫房、中成藥調劑室、周轉庫、中藥煎藥室。
此外, 醫院要將中醫藥文化建設規劃作為醫院總體發展規劃的有機組成部分, 在醫院核心價值、行為規範、環境形象等方面體現中醫藥文化內涵。 應規範開展中醫預防保健服務, “治未病”服務專職醫護人員應當不少於6人, 中醫類別人員不低於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