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心肺氣虛證與脾肺氣虛證鑒別

心肺氣虛證由於心肺兩髒之氣不足, 心失所養, 肺之肅降功能減退導致的心悸、咳喘和氣虛證候。

脾肺氣虛證由於脾肺兩髒之氣不足, 脾的運化功能減退, 肺之肅降無權出現的腹脹、便溏、食欲不振、咳喘和氣虛證候。

病因

心肺氣虛證多因先天稟賦不足, 氣血不充, 或後天脾胃虛弱, 元氣生化乏源, 或熱病汗出及吐下亡陰, 氣隨汗泄, 元氣損傷過度而致氣虛證。 若久病咳喘, 易耗傷肺氣, 思慮勞損, 易損心氣, 正如《不居集》所雲:“凡勞傷虛損, 五臟各有所主, 而惟心臟最多, 且心為君主之官, 一身生氣所系, 最不可傷……五臟之傷,

惟心為本。 ”

脾肺氣虛證除具備上述氣虛證的病因外, 若飲食不節, 饑飽不調, 勞倦內傷, 多易損傷脾氣, “《難經》所謂:‘飲食勞倦則傷脾者’, 蓋謂脾主飲食, 而四肢亦屬脾, 故飲食失節, 勞役四肢者, 皆能傷於脾耳”(《醫經溯洄集》)。 若脾虛不能輸精以養肺, 則肺氣亦虛;久病咳喘, 易傷肺氣, 肺氣虛弱, 失于宣降, 影響脾的運化功能, 致脾氣亦虛, 形成肺脾之氣俱虛的病理表現, 即“上病及中”。

病機

心肺氣虛證心主血, 肺主氣司呼吸, 兩髒同居上焦而肺朝百脈, 肺能促進心行血的作用。 故《太平聖惠方》曰:“夫肺居膈上, 與心臟相近, 心主於血, 肺主於氣, 氣血相隨, 迴圈表裡。 ”心之行血和肺之司呼吸作用的協調平衡, 需賴宗氣的推動作用。 因宗氣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貫心脈而司呼吸,

因此, 血液迴圈的正常, 亦能保證肺呼吸功能的正常, 肺司呼吸的功能正常, 宗氣化源充沛, 宗氣旺盛, 具有推動心臟的搏動、運行氣血的功能, 若肺氣不足, 宗氣化生虧乏, 則能影響心的行血作用, 導致血液運行遲緩, 甚則瘀血內停, 痹阻心脈, 出現心痛如針刺刀割樣, 固定不移, 面色、口唇青紫, 脈結代等氣虛血瘀的症狀和體征。 “古有患胸痹者, 心中急痛如錐刺, 不得俯仰。 蜀醫謂胸府有惡血故也”(《醫說》引《雜病廣要》)。 若心氣不足, 血運異常, 影響肺氣的功能, 進而宗氣亦虛, 宣發肅降功能失職, 肺氣上逆而咳嗽氣喘。 若喘促持續不解, 心肺之氣大傷, 則易形成喘脫亡陽的病理轉歸, 症見喘促持續發作,
汗冷肢涼, 煩躁, 氣短不續, 脈浮大無根。

脾肺氣虛證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 肺為氣之主, 居胸中, 為宗氣所聚之處。 “肺主宗氣而運行周身, 脾胃主中氣而消化水穀……”(《重訂通俗傷寒論》), 因此, 人體氣的生成主要依賴上焦肺的呼吸功能正常, 保證足夠的清氣吸入;中焦脾胃的運化功能正常, 氣的化源充沛, 此為構成氣的重要前提條件。 因此, 脾氣健旺和肺氣充沛, 則與氣的興盛密切相關, 在水液的代謝輸布方面, 脾主運化水穀, 轉輸水液, 肺為水之上源, 其宣發肅降, 通調水道, 下輸膀胱, 共同完成水液的代謝轉輸。 《黃帝內經·素問》雲:“飲入于胃, 遊溢精氣, 上輸於脾。 脾氣散精, 上歸於肺, 通調水道, 下輸膀胱。 水精四布, 五經並行。 ”概括出脾肺對水液運化輸布的主要功能,

在《素問注釋匯粹》中, 吳崑注:“肺雖為清虛之髒, 而有治節之司, 主行營衛, 通陰陽, 故能通調水道, 下輸膀胱。 ”肺的宣發肅降和通調水道功能正常, 有助於脾胃的健運水液, 輸布精津, 並能使肺得精微之營養, 脾的運化水液功能正常, 亦是肺通調水道功能得以正常發揮的前提條件。 故肺脾氣虛證, 常可表現為氣虛和水停的病理結果。 如脾氣不足, 不能上輸精微以養肺, 則肺氣也虛, 脾虛運化失職, 水濕聚而成痰, 上幹於肺, 痰濕阻肺, 肺失宣發肅降而成氣逆喘咳痰多之證。 正如《馮氏錦囊秘錄》所雲:“惟脾虛不能致精於肺, 下輸水道, 則清者難升, 濁者難降, 留中滯隔, 淤而成痰。 ”《蜀中醫篡》亦雲:“痰即人之精液,
無非水穀所化, 悉由中虛而然。 ”若肺病氣虛日久, 宣降失常, 氣不化水, 水濕內停, 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 則脾氣被困, 制水無權, 水濕不化, 氣結不行而成水腫。 正如《症因脈治》所說:“肺虛身腫之因, 勞役過度, 肺氣久虛, 清肅之令不行, 下降之權失職, 衛氣壅遏, 營氣不從, 則腫症作矣。 ”張景嶽在論及水腫“乃脾肺腎三髒相干之病”時指出:“水化於氣, 故其標在肺;水惟畏土, 故其制在脾。 今肺虛, 則氣不化精而化水;脾虛, 則土不制水而反克……水不歸經, 則逆而上泛, 故傳入於脾而肌肉浮腫;傳入於肺則氣息喘息。 ”總之, 脾肺氣虛證, 是以氣虛為病理基礎, 水濕痰飲的形成為病理產物, 是因虛致實。 脾肺氣虛, 常可因氣虛日久, 累及陽氣, 致脾陽不足, 進而出現陽虛生內寒的症狀,呈現水飲、痰濕、寒凝互結為患的病理轉歸。

鑒別要點

心肺氣虛證心悸氣短,咳嗽喘息,動則尤甚,胸悶自汗,咳痰清稀,神疲乏力,頭暈頭昏,面色白,懶言聲怯,舌淡苔白,脈虛弱。以心悸(心病特異性症狀)和咳喘(肺病特異性症狀)並見與乏力(氣虛證特異性症狀)等氣虛證為臨床特徵。

脾肺氣虛證久病咳喘,痰多稀白,胸悶氣短,腹脹,大便溏薄,納呆,神疲乏力,聲低懶言,面色白,面浮足腫。舌質淡,苔白,脈緩弱。以咳喘和腹脹、便溏、納呆(脾虛的特異性表現)及乏力等氣虛證為臨床特徵。

鑒別分析

心肺氣虛證心氣不足,心失所養,則心悸;肺氣不足,宣發肅降功能失職,則氣逆喘咳;動則耗氣,故動則喘息尤甚;心肺氣虛,則胸中宗氣運轉無力,故胸悶氣短;肺氣虛,不能輸布氣化水液,水聚成痰,故咳痰清稀;氣虛不能供養周身肌膚頭目,功能活動減退,則頭暈頭昏,神疲乏力,懶言聲怯;“惟肺也,外統皮毛,為一身之護衛”(《醫旨緒餘》),肺氣虛,衛表不固,則自汗;舌淡苔白,脈虛弱,為心肺之氣俱虛之象。

脾肺氣虛證久病咳喘,肺氣日損,宣降無權,故咳喘氣短;脾肺氣虛,水津不化,痰濕內聚,上漬於肺,則咳痰量多稀白;脾氣不足,運化水穀的功能減退,水濕不運,濕阻氣滯而為虛性腹脹,“腹脹,由脾胃虛氣攻作也”(《小兒藥證直訣箋正》);水穀不運,清濁不分,水滲腸道,故大便溏薄;脾虛及胃,受納不及,故納呆;氣虛功能活動減退,則神疲乏力,聲低懶言,面色白。若肺不氣化水行,脾不輸轉水液,則水氣內停而見面浮足腫。舌質淡,苔白,脈緩弱,均為氣虛之象。

心肺氣虛證與脾肺氣虛證,就其臨床症狀而言,皆具備咳嗽喘息,咳痰清稀,胸悶氣短,神疲乏力,面色白,聲低懶言,舌淡苔白,脈弱的症狀,因二證均屬氣虛,均有肺氣虛證,故可見到肺失宣降,氣逆咳喘和全身功能低下的氣虛證。不同的是,前者尚有心失所養的心病特異性表現:心悸;後者除具有脾氣虛的特異性表現:腹脹、便溏、食欲不振外,尚因脾肺二髒在水液代謝方面具有運化、宣發肅降、通調水道的功能,因而在脾肺氣虛的病理狀態下有痰飲、水濕內停的症狀:面浮肢腫,咳痰量多而有別於心肺氣虛證。心肺氣虛證的心悸一症也為脾肺氣虛證所不具,固亦屬鑒別之關鍵,值得注意的是:心肺氣虛證的主症必須心悸、咳喘悉備,方可確診,單有心悸而無咳喘或單有咳喘而無心悸,診斷均不能成立,脾肺氣虛證亦然,主症必須腹脹、便溏、納呆和咳喘並見方可確診,單有咳喘而無腹脹、便溏、納呆或單有腹脹、便溏、納呆而無咳喘,診斷均不能成立。

心肺氣虛證和脾肺氣虛證,就其病機病勢而言,二者病機中均有氣虛功能減退和肺氣不足,宣降無權的共同特點。所不同的是,前者尚有心氣虛的症狀,後者反映脾氣虛的表現。具體來講,心肺氣虛證,心氣不足,心失所養,肺氣不足,呼吸功能減退,宗氣運轉無力,氣血運行遲緩,肺失宣降,肺氣上逆,氣虛不能供養面目、肌膚、腦髓,氣虛衛外不固;脾肺氣虛證,肺虛不能輸布水津,脾虛不能運化水液,痰飲內蓄,水濕氾濫,脾運失職,清濁不分,混走腸間,氣虛周身失養,功能減退。二者均屬氣虛證,但心肺氣虛證,臨床表現以虛證為主,病位在心肺;脾肺氣虛證,臨床表現為本虛標實,氣虛為本,痰飲壅肺,水濕氾濫為標,病位在脾肺。心肺氣虛證,常可因氣虛,運血無力,血行瘀阻而形成氣虛血瘀證,亦可因喘促日久,氣虛愈甚而有喘脫亡陽之虞。脾肺氣虛證不愈,亦可漸損陽氣,而形成寒凝、水飲、痰濕互結的病理趨勢。

心肺氣虛證和脾肺氣虛證,就病因病史而言,二者發病均較緩慢,病程較長,均有勞倦內傷和久咳不愈的病史。前者常可因年高心肺氣弱引起,後者可因飲食不節傷脾,進而影響於肺,或肺氣虛漸損脾氣所致。

心肺氣虛證治療宜補養心肺,益氣止咳,方用補肺東加減(《永類鈐方》);脾肺氣虛證,治療宜健脾益氣,補肺化痰,方用六君子湯(《醫學正傳》),“若但以脾胃土虛不能生金而邪不能解,宜六君子湯以補脾肺”(《景嶽全書》)。

進而出現陽虛生內寒的症狀,呈現水飲、痰濕、寒凝互結為患的病理轉歸。

鑒別要點

心肺氣虛證心悸氣短,咳嗽喘息,動則尤甚,胸悶自汗,咳痰清稀,神疲乏力,頭暈頭昏,面色白,懶言聲怯,舌淡苔白,脈虛弱。以心悸(心病特異性症狀)和咳喘(肺病特異性症狀)並見與乏力(氣虛證特異性症狀)等氣虛證為臨床特徵。

脾肺氣虛證久病咳喘,痰多稀白,胸悶氣短,腹脹,大便溏薄,納呆,神疲乏力,聲低懶言,面色白,面浮足腫。舌質淡,苔白,脈緩弱。以咳喘和腹脹、便溏、納呆(脾虛的特異性表現)及乏力等氣虛證為臨床特徵。

鑒別分析

心肺氣虛證心氣不足,心失所養,則心悸;肺氣不足,宣發肅降功能失職,則氣逆喘咳;動則耗氣,故動則喘息尤甚;心肺氣虛,則胸中宗氣運轉無力,故胸悶氣短;肺氣虛,不能輸布氣化水液,水聚成痰,故咳痰清稀;氣虛不能供養周身肌膚頭目,功能活動減退,則頭暈頭昏,神疲乏力,懶言聲怯;“惟肺也,外統皮毛,為一身之護衛”(《醫旨緒餘》),肺氣虛,衛表不固,則自汗;舌淡苔白,脈虛弱,為心肺之氣俱虛之象。

脾肺氣虛證久病咳喘,肺氣日損,宣降無權,故咳喘氣短;脾肺氣虛,水津不化,痰濕內聚,上漬於肺,則咳痰量多稀白;脾氣不足,運化水穀的功能減退,水濕不運,濕阻氣滯而為虛性腹脹,“腹脹,由脾胃虛氣攻作也”(《小兒藥證直訣箋正》);水穀不運,清濁不分,水滲腸道,故大便溏薄;脾虛及胃,受納不及,故納呆;氣虛功能活動減退,則神疲乏力,聲低懶言,面色白。若肺不氣化水行,脾不輸轉水液,則水氣內停而見面浮足腫。舌質淡,苔白,脈緩弱,均為氣虛之象。

心肺氣虛證與脾肺氣虛證,就其臨床症狀而言,皆具備咳嗽喘息,咳痰清稀,胸悶氣短,神疲乏力,面色白,聲低懶言,舌淡苔白,脈弱的症狀,因二證均屬氣虛,均有肺氣虛證,故可見到肺失宣降,氣逆咳喘和全身功能低下的氣虛證。不同的是,前者尚有心失所養的心病特異性表現:心悸;後者除具有脾氣虛的特異性表現:腹脹、便溏、食欲不振外,尚因脾肺二髒在水液代謝方面具有運化、宣發肅降、通調水道的功能,因而在脾肺氣虛的病理狀態下有痰飲、水濕內停的症狀:面浮肢腫,咳痰量多而有別於心肺氣虛證。心肺氣虛證的心悸一症也為脾肺氣虛證所不具,固亦屬鑒別之關鍵,值得注意的是:心肺氣虛證的主症必須心悸、咳喘悉備,方可確診,單有心悸而無咳喘或單有咳喘而無心悸,診斷均不能成立,脾肺氣虛證亦然,主症必須腹脹、便溏、納呆和咳喘並見方可確診,單有咳喘而無腹脹、便溏、納呆或單有腹脹、便溏、納呆而無咳喘,診斷均不能成立。

心肺氣虛證和脾肺氣虛證,就其病機病勢而言,二者病機中均有氣虛功能減退和肺氣不足,宣降無權的共同特點。所不同的是,前者尚有心氣虛的症狀,後者反映脾氣虛的表現。具體來講,心肺氣虛證,心氣不足,心失所養,肺氣不足,呼吸功能減退,宗氣運轉無力,氣血運行遲緩,肺失宣降,肺氣上逆,氣虛不能供養面目、肌膚、腦髓,氣虛衛外不固;脾肺氣虛證,肺虛不能輸布水津,脾虛不能運化水液,痰飲內蓄,水濕氾濫,脾運失職,清濁不分,混走腸間,氣虛周身失養,功能減退。二者均屬氣虛證,但心肺氣虛證,臨床表現以虛證為主,病位在心肺;脾肺氣虛證,臨床表現為本虛標實,氣虛為本,痰飲壅肺,水濕氾濫為標,病位在脾肺。心肺氣虛證,常可因氣虛,運血無力,血行瘀阻而形成氣虛血瘀證,亦可因喘促日久,氣虛愈甚而有喘脫亡陽之虞。脾肺氣虛證不愈,亦可漸損陽氣,而形成寒凝、水飲、痰濕互結的病理趨勢。

心肺氣虛證和脾肺氣虛證,就病因病史而言,二者發病均較緩慢,病程較長,均有勞倦內傷和久咳不愈的病史。前者常可因年高心肺氣弱引起,後者可因飲食不節傷脾,進而影響於肺,或肺氣虛漸損脾氣所致。

心肺氣虛證治療宜補養心肺,益氣止咳,方用補肺東加減(《永類鈐方》);脾肺氣虛證,治療宜健脾益氣,補肺化痰,方用六君子湯(《醫學正傳》),“若但以脾胃土虛不能生金而邪不能解,宜六君子湯以補脾肺”(《景嶽全書》)。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