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診乃為中醫四大診法“望、聞、問、切”中切診的內容, 在七版教材《中醫診斷學》中屬於按診的內容。 七版教材對按診定義為:按診是醫生用手直接觸摸或按壓病人某些部位, 以瞭解局部冷熱、潤燥、軟硬、疼痛、腫塊或其他異常變化, 從而推斷疾病部位、性質和病情輕重等情況的一種診斷方法。 關於運用腹診法診查疾病, 早在《內經》、《難經》中就有記載, 如《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脹腹大皆屬於熱諸病有聲, 鼓之如鼓, 皆屬於熱。 ”《靈樞·百病始生》說:“其著於膂筋在腸後者, 饑則積見, 飽則積不見, 按之不得。 ”《難經·五十五難》 說:“積者,
《傷寒論》第318條言:“少陰病, 四逆, 其人或咳或悸, 或小便不利, 或腹中痛, 或泄利下重者, 四逆散主之。 ”此方本為陽鬱厥逆而設, 但臨證厥逆者少, 究其病機乃為肝氣郁滯, 陽氣受遏。 氣滯不暢則見腿喜敲打, 敲打以疏通氣滯。 肝“在聲為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