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個腳氣的危害!這腳氣是一種讓人非常難受的病症。 那麼,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這腳氣的藥酒治療方以及腳氣的臨床表現, 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來源】
《聖濟總錄》。
【配方】
天門冬(去心搗絞取汁慢火煎如稀湯)、生地黃(剉, 粗大者洗淨控幹搗取汁三升煎取一升半)各五升, 濕荊(每束三尺圍各長二尺五寸當中心以火燒兩頭盛取汁一升半煎取七合)二十五束, 青竹(每束三尺圍各長二尺五寸當中心以火燒兩頭盛取汁三升煎取一升半)三十束, 生五加皮(洗淨控幹剉大內重湯煎之至三鬥五升盛與前四葉汁合勻)、白糯米一石五鬥,
【制法】
上藥汁取六升浸曲末, 五日曲中沸起第一酸, 將末七鬥淨淘二十遍, 置淨席上, 以生布幹。 然後內甄中蒸為饋。 即以前藥汁內淨盆中, 拌飯令勻, 候冷熱, 如常溫酒法, 入淨甕中密封, 經三日後, 入第二, 更淨淘米四鬥, 一如前法蒸飲後, 放令冷熱得所, 投入前酒甕中封頭, 又經三日, 即入後藥桂(去粗皮)、甘草(炙)、白芷、當歸(切焙)、麻黃(去根節)各六兩, 乾薑(炮)、白芷、當歸(切焙)、麻黃(去根節)各六兩, 乾薑(炮)、五加皮(炙)各一斤, 附子(炮裂去皮臍)五兩, 牛膝(去苗剉)九兩, 白糯米(淘淨控幹)四鬥。
上十一味米除外, 並剉搗如米粒, 入米拌勻, 同內甑中, 炙蒸極熟, 傾出攤,
【主治】
【用法】
每服四合, 溫飲之, 日再, 漸加至半盞, 以知為度, 飲此酒只可微溫, 不可過熱。
腳氣的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為腳趾間起水皰、脫皮或皮膚發白濕軟, 也可出現糜爛或皮膚增厚、粗糙、開裂, 並可蔓延至足蹠及邊緣, 劇癢。
可伴局部化膿、紅腫、疼痛, 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窩組織炎等繼發感染。 由於用手抓癢處, 常傳染至手而發生手癬(鵝掌風)。
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長, 則成甲癬(灰指甲)。 真菌喜愛潮濕溫暖的環境, 夏季天熱多汗, 穿膠鞋、尼龍襪者更是為真菌提供了溫床;冬季病情多好轉,
1.水皰型
多發生在夏季, 表現為趾間、足緣、足底出現米粒大小, 深在性水皰, 疏散或成群分佈, 皰壁較厚, 內容清澈, 不易破裂, 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皰, 撕去皰壁, 可見蜂窩狀基底及鮮紅色糜爛面, 劇烈瘙癢。
2.糜爛型
表現為局部表皮角質層浸軟發白。 由於走動時不斷摩擦表皮脫落, 露出鮮紅色糜爛面;嚴重者趾縫間、趾腹與足底交界處皮膚均可累及, 瘙癢劇烈, 多發於第3、4、5趾縫間。 常見於多汗者。
3.鱗屑角化型
症狀是足蹠、足緣、足跟部皮膚腳趾增厚、粗糙、脫屑, 鱗屑成片狀或小點狀, 反復脫落。
結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後, 相信絕大多數的讀者朋友們對於這個治療腳氣的藥酒配方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瞭解和全面的認識了吧!這個藥酒真的是非常不錯的治療淋證的一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