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小兒腹瀉護為先

夏季小兒腹瀉是常有的事, 但孩子發生腹瀉, 父母不要隨便用止瀉藥與消炎藥, 一定要帶孩子到醫院就診, 最好同時帶上一份新鮮的大便(排便1個小時內), 根據孩子患病特點, 結合大便化驗, 幫助做出診斷, 看看是感染性腹瀉還是非感染性腹瀉, 然後再對症治療。 孩子發生腹瀉後, 科學護理能促進康復, 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不影響孩子營養的情況下, 給消化道休息的時間。 在醫生治療開始時適當禁食, 一般可禁食8至12小時, 同時給予口服補液鹽, 這樣可以代替靜脈輸液。 要注意的是, 新生兒腹瀉家長要慎用口服補充液體療法,

如果孩子出現腹瀉次數和量都有所增加, 頻繁嘔吐、不能正常進食, 發熱超過38℃就應該及時就醫, 醫生會根據情況考慮是否需要靜脈輸液, 防止脫水。

開始治療後, 可逐漸恢復飲食, 母乳餵養的孩子應縮短每次喂乳的時間, 可以用濃米東加牛奶餵食, 保證嬰幼兒的熱量和營養的補充。

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如瓜果、汽水、油條等。 給予清淡、易消化食物, 如米湯、米粥、稀釋牛奶或脫脂優酪乳等。 同時鼓勵孩子多飲水。

腹瀉的小兒肛門周圍皮膚會發紅, 嚴重者局部破潰、發炎。 因此, 對嬰兒要勤換尿布, 每次大便後, 用溫水清洗屁股, 以防尿道感染及臀炎。 如果臀部已經發紅, 清洗後塗一些鞣酸軟膏。

對於低齡幼兒在拉肚子的初期要記錄好大便次數、大便量和每天餵食的量, 隨時向醫生反映。 注意孩子的腹部保暖, 如果孩子四肢發涼, 可以用熱水袋保暖, 但要注意防止燙傷。

注意居室空氣流通, 患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不要接觸病患兒, 防止交叉感染。 恢復期要重視營養, 飲食中要逐漸增加易消化的食物, 以減輕胃腸負擔。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