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 早期胃癌手術切除率高, 預後好, 而進展期胃癌手術效果差, 5年生存率5%-10%, 化療是主要的治療手段, 但還沒有公認的規範化標準治療方案。 傳統化療方案如FM、UFTM、ELF等對抑免期胃癌有一定療效, 但臨床驗證報告逐漸減少, 聯合用藥的新趨勢是5-FU聯合鉑類藥物。
在消化道惡性腫瘤中, 胃癌對化療的敏感性相對較好。 目前有效率可達40嘸以上, 甚至有了可治癒的病例。 化療在胃癌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幾種:
(1)輔助化療:一些較早期的胃癌, 雖已作了根治性切除術, 但為避免術中播散以及術時已存在的微小轉移而在以後引起復發和轉移,
(2)病灶治療:不能手術治療的患者, 雖手術卻未能切除或未切除乾淨, 或已出現左鎖骨上淋巴結及遠處轉移的病例, 均可用化療來治療有關病變。 術後復發或轉移的患者原則上亦屬此類。 有效病例可達到控制病灶, 減少痛苦, 提高生活品質, 延長生存時間的效果。 個別病例也可有病灶完全消退。
(3)腔內治療:胃癌患者到晚期時一部分會發生癌性腹腔積液。 腹膜腔內注入抗癌藥可獲得比靜脈用藥更高的局部濃度, 此時可在抽放腹水後將有關藥物注入腹膜腔內, 以期望能夠控制腹水。
迄今為止, 胃癌根治術後能否改善生存雖然仍有不同報告, 但是總的說來持肯定意見的研究結果越來越多, 特別是在胃癌高發區的日本和韓國, 他們的大組臨床隨機觀察結果顯示, 術後輔助化療可使胃癌患者的生存時間顯著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