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潰瘍, 又稱為“口瘡”, 是發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淺性潰瘍, 大小可從米粒至黃豆大小、成圓形或卵圓形, 潰瘍面為凹、周圍充血。 口腔潰瘍非常麻煩, 如果處理不當, 可能會導致併發症, 例如可併發口臭、牙齦紅腫、慢性咽炎、便秘、頭痛、頭暈、噁心、乏力、煩躁、發熱、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症狀。 那麼, 口腔潰瘍的原因有哪些呢?對此專家做出了介紹。
為什麼會得口腔潰瘍?
(1)內分泌變化
有些女性患者往往在月經期發生, 可能與體內雌激素量下降有關。 有些女性每逢經期或行經前後就會出現口腔潰瘍, 用藥治療只能暫時緩解,
(2)精神因素
有的患者在精神緊張、情緒波動、睡眠狀況不佳的情況下發病, 可能與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有關。 這種口腔潰瘍的原因比較常見。
(3)其他因素
口腔潰瘍的誘發原因還有其他的因素, 如缺乏微量元素鋅、鐵、葉酸、維生素B12、營養不良等, 可降低免疫功能, 增加復發性口腔潰瘍發病的可能性。 病毒可能是口腔潰瘍的始動因數, 但目前尚未在患者血清中查出相關抗體, 亦未見從口腔潰瘍病損組織中分離出病毒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