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口瘡這種疾病並不是只有一種類型, 這種疾病有很多這種症狀, 不同的症狀就是不同的類型, 那麼治療方法也就不一樣, 所以我們得瞭解掌握一下這方面的相關知識, 希望家長們可以很好的學習。
脾胃積熱型:
該型臨床表現為唇舌或頰內齒齦及齶處出現大小不等的黃白色潰爛斑點, 呈圓形或橢圓形, 邊緣微突起, 呈鮮紅色, 患兒常因病損處疼痛而不能進食。 脾胃積熱型口瘡宜選清熱解毒、通便瀉火之藥膳治療。
1、番茄汁:取番茄數個洗淨, 用沸水浸泡1小時後剝皮,
2、糖漬西瓜汁:將西瓜肉去籽切成條, 暴曬至半幹, 加白糖拌勻, 再暴曬至幹, 加白糖適量食用, 每日3-4次。
心火上升型:
該型臨床表現為舌尖糜爛或潰瘍, 色紅疼痛, 進食困難, 患兒常口幹欲飲, 煩燥不安, 心火上升型口瘡宜選用清心瀉火之藥膳治療:
1、茶葉冬瓜湯:取鮮荷汁一塊, 鮮冬瓜500克, 加水煲湯, 食鹽水少許調味, 飲湯食冬瓜, 每日3-4次。
2、竹葉燈芯乳:取淡竹葉6克, 燈芯草1。 5克, 水煎取汁10毫升, 兌乳汁中拌勻服用, 每日數次, 不拘多少。
虛火上浮型:
該型臨床表現為口腔潰爛, 斑點較少, 表面呈黃白色, 病損周圍顏色淡紅, 患兒常有神疲顴紅、虛煩口乾等表現。 虛火上浮型口瘡宜選用滋陰降火之藥膳治療,
引起口瘡的原因, 目前還沒有肯定, 可能和以下一些情況有關:
1、消化不良;2、在口腔裡受到擦傷(如刷牙)、咬傷及有尖銳的牙尖和邊緣的刺激;3、內分泌的紊亂。 例如婦女在月經期常有復發的情形;4、食物或藥物的過敏;5、特殊的細菌因素等等。
下面簡介六法, 可使小兒口瘡速愈。
一、將維生素C片碾成細未, 塗在口瘡患處, 每天三次。
二、將冰糖碾碎, 含在口中, 一天含四、五次。
三、將茄子皮烤焦碾成粉末, 與蜂蜜摻合後塗在患處, 每天三、四次。
四、將荸薺洗淨削去皮搗碎, 加入水和冰糖後,
五、把削皮蘋果切成小片, 在口瘡患處輕擦, 每天三、四次。
六、將柿餅霜刮下塗在口瘡患處, 一般塗後即可見效。
現在家長們都知道鵝口瘡的症狀類型以及不同類型的治療方法了吧, 根據不同類型來判斷要給孩子用哪種方法, 這樣對孩子的身體才是最好的, 只有方法選擇正確了, 孩子的身體才能儘早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