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怎樣判斷及預防肝癌

怎樣判斷是否得了肝癌, 肝癌的早期症狀:

早期肝癌可無症狀體征,一旦出現典型的臨床表現時,已屬於中晚期肝癌。 肝癌的常見症狀有:肝區疼痛、納差、消瘦、乏力以及不明原因的發熱、腹脹、腹瀉、黃疸等。

1 .肝區疼痛常由腫瘤生長迅速使肝包膜張力增大,或腫瘤累及肝包膜所致。 常為中晚期肝癌的首發症狀。 疼痛多位於右肋脅部或劍突下,初起多呈間歇性或持續性鈍痛或刺痛。 疼痛可時輕時重或一段時間內自行緩解,甚或消失。 疼痛多以夜間明顯,有時需用鎮痛劑。 若腫瘤位於肝右葉膈頂部則疼痛常可放射至右肩或右背部;若腫瘤位於肝左葉則較早出現中上腹脹痛;當腫瘤位於肝右葉實質深部時,一般很少出現疼痛。

肝區疼痛突然加劇,伴觸痛或肌衛征陽性者,應想到是肝破裂或腫瘤出血至肝包膜下。

2 .消化道症狀常表現為胃納減退、飯後上腹飽脹、甚或噁心、嘔吐或腹瀉。 消化道症狀常由肝臟病理性改變,致門靜脈系統壓力升高,消化道功能失調;或增大的腫瘤壓迫或累及胃所致。

3 .消瘦與乏力常出現於肝癌的中晚期。 可能是腫瘤代謝產物引起機體生化代謝改變,加之進食減少所致。 嚴重時出現惡病質。

4 .發熱肝癌所致發熱一般在 37.5 ℃ 一 38 ℃ 左右,偶可達 39 ℃ 以上,呈不規則熱型,多不伴寒戰,午後發熱較常見,有時也可見弛張型高熱。

發熱可因腫瘤壞死或其代謝產物引起。

5 .其他症狀有肝炎、肝硬變背景或腫瘤浸潤性生長較大致肝臟功能失代償者可有出血傾向,如牙齦、鼻出血及皮下淤斑等;也可出現低蛋白血症,致水腫、腹水、腹脹等。 腫瘤轉移至肺可引起咳嗽。 腫瘤侵及並阻塞肝靜脈或下腔靜脈時可出現呈進行性加重的下肢水腫,甚至出現腹水等布 - 查綜合征的表現。

預防肝癌的方法:

1.控制情緒

情緒、工作壓力, 尤其是不良心態對免疫系統有較大的打擊, 火上澆油。 不少人在得知自己感染了肝炎後, 恐懼、抑鬱, 整天不思茶飯, 用手撫摸肝部, 有時一摸就摸上兩三個小時, 擔心肝炎會癌變。 假如這種情緒長期持續, 就會導致一系列神經、內分泌和免疫功能的變化,

使血液中的抗癌細胞明顯減少, 癌變就會真的發生。

2.打疫苗

疫苗接種是最實際和有效的方法, 主要接種乙肝疫苗、甲肝疫苗。 有研究顯示, 全民性乙型肝炎疫苗接種, 可在10年後有效地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攜帶率由10%降低至1.3%。 並在16年後使肝癌發病率明顯降低。

3.做B超

肝臟B超是早期發現肝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肝炎患者在病情穩定時應每半年做1次肝臟B超檢查, 此外處於疲勞和壓力下的中青年人在健康體檢時最好也加上一項肝臟B超檢查。

4.不吃發黴食物

產生黃麴黴素的真菌主要生長在潮濕的熱帶和亞熱帶, 能使玉米、花生和其他糧食黴變, 因此要避免食用這些發黴的食物。

5.按摩穴位:

①肝俞穴

肝俞穴位於背部, 第9胸椎棘突下, 旁開1.5寸, 是肝的背俞穴, 是肝的元氣在身體背部彙聚而成的“水潭”, 肝俞是養肝不可缺少的養生要穴。 肝俞與太沖搭配, 在中醫裡屬於“俞原配穴”法, 能夠補肝陰, 養肝柔肝。 它的取法是俯臥位, 在第九胸椎棘突下, 筋縮(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②大敦穴

大敦穴位於大腳趾內側的趾甲縫旁邊。 “敦”是厚的意思, “大敦”就是特別厚。 大敦穴又是一個井穴, “井”是源頭的意思。 在腳拇趾趾甲邊際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 大敦穴取穴時, 可採用正坐或仰臥的姿勢, 大敦穴位於大拇趾(靠第二趾一側)甲根邊緣約二毫米處。 “大敦穴”可以按摩, 也可以艾炙, 能達到清肝明目之功效, 可使您頭腦清晰, 神清氣爽。

③太沖穴

太沖穴位於足背側, 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太沖穴為人體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是肝經的原穴, 大約相當於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 按摩刺激太沖穴, 能很好地調動肝經的元氣, 使肝臟功能正常。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