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眾保健意識的普及和提高, 許多女性在懷孕前都有意識地前往醫院的內科、婦科做各項相關的檢查與化驗, 確保自身的條件在受孕前達到適宜的狀態。 然而, 很多人都忽視了口腔衛生方面的相關檢查與治療, 殊不知, 口腔衛生狀況與妊娠也有著密切的關係。 因此, 有懷孕計畫的女性千萬不要忽略了口腔檢查這一環。
消除口腔健康隱患, 學會良好的口腔衛生維護方法, 對自己和寶寶的健康十分重要。 許多人的口腔環境都可能存在一些自身沒有察覺的病變, 由於這些病變平時症狀不明顯而容易受到忽視。
齲齒病菌可能傳給嬰兒
齲齒就是俗稱的蛀牙、蟲牙。 它是在以細菌為主的多種因素影響下, 牙體硬組織發生慢性進行性破壞的一種疾病。 由於齲齒初期無明顯的症狀, 或者僅有冷熱飲食時略有酸痛敏感不適, 並且齲齒多發生於兩牙相鄰的鄰面, 患者自身不易察覺而常被忽視。 沒有得到治療控制的齲齒進一步發展會感染牙髓乃至根尖周組織, 出現明顯的牙痛, 嚴重時會引起口腔頜面部腫脹、疼痛。 對於牙髓、根尖周組織感染的病例, 常規選擇根管治療, 需要X線攝片的輔助,
阻生智齒須在孕前拔除
智齒及俗稱的“勁根牙”, 就是口腔中的第三磨牙, 由於現代人飲食因素等原因造成頜骨的退化, 很多人的智齒沒有足夠的位置萌出, 形成阻生牙。 常見的下頜阻生智齒, 經常斜向、橫向部分萌出, 牙齦和部分萌出的牙齒之間產生的間隙容易堆積食物殘渣, 細菌滋生, 長期激惹牙齦可形成炎症, 稱為智齒冠周炎。
懷孕期間感染冠周炎, 如用藥不慎會影響胎兒健康, 如不及時用藥炎症可能進一步擴散, 因此如果在懷孕前已有阻生智齒, 尤其是有冠周炎病史的智齒, 最好能及時拔除, 以絕後患。
牙周炎尤易在孕期加重
女性在懷孕後, 體內的雌性激素, 尤其是黃體酮水準上升很高, 會使牙齦中血管增生, 血管的通透性增強, 容易誘發牙齦炎, 稱作妊娠性齦炎。 而在孕前就患有牙齦炎或牙周炎的女性, 懷孕後炎症會更加嚴重, 牙齦會出現增生、腫脹, 出血顯著, 個別的牙齦還會增生至腫瘤狀, 稱為妊娠性齦瘤, 極容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