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 我們經常會會聽見有人這樣說, 我最近老是大便時帶血, 得痔瘡了!那麼, 這是不是真的得痔瘡了呢?出現便血就是得痔瘡嗎?專家介紹, 引起大便出血的情況很多, 便血並不等於得痔瘡。
引起痔瘡的情況有很多種, 大便出血只是其中的一個, 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引起注意, 便血並不等於得痔瘡!提起肛腸疾病, 很多人自然而然就想到痔瘡。 然而人們對待它的態度不是不以為然, 就是羞於就醫、忍受痛苦。 此外, 如果得了痔瘡, 不要以為痔瘡是小病便久拖不治, 若久拖不治, 痔瘡有可能會引發或延誤其他更嚴重的肛腸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也許經常會有那麼幾天便秘, 有時大便帶血。 但是, 這不能就判定是得了痔瘡。 便血和得痔瘡並不能畫等號。 提起肛腸疾病, 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痔瘡, 出現便血等症狀也隨便歸咎於痔瘡。 痔瘡確實是引起便血的最常見原因, 但是同在肛門部發病, 同樣有便血症狀的直腸腫瘤、直腸息肉等易被誤診為痔瘡, 所以, 市民不能簡單的就把出現便血等同於痔瘡。 肛腸科疾病出現便血的情況大致如下:1。 肛裂:排便時常常是糞便帶血或滴血, 鮮血, 但排便時劇痛。 2。 直腸息肉:無痛便血, 大便帶血, 在糞便外表, 血量少, 有時伴黏液, 偶有近肛門處的息肉可脫出肛門外。 3。 直腸腫瘤:便血暗紅或鮮紅,
如果經過醫院的確診, 確實是患有痔瘡, 那麼, 痔瘡在什麼情況下才需要手術呢?專家介紹, 輕度痔瘡一般表現為便後手紙帶血、微痛、大便異常等, 一般可採取的調理方法為少食油膩、辛辣刺激食物, 多吃生菜、香蕉、蘋果等蔬菜水果。 中重度痔瘡的症狀明顯, 多為墜漲、便血、疼痛加劇、肛門有脫出物, 排便困難等,
以上是對痔瘡的詳細介紹, 希望通過以上介紹, 廣大朋友能夠對痔瘡有一個正確的瞭解, 這樣才能對症下藥, 有利於疾病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