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各國幼稚園“各有千秋”

下一頁推薦閱讀:胎寶寶280天的快樂生活

美國的幼稚園

在美國的幼稚園裡, 小朋友們通常會在早上圍坐在一起, 由老師帶他們做考勤和談天氣等例行內容。

然後, 與大家分享他們家裡或上學路上的趣事。 隨後, 孩子們會學簡單的數學, 比如數教室裡有多少個窗戶等。

午飯過後是閱讀時間, 老師會給孩子們讀故事書, 然後讓他們根據其中的人物或情節畫畫、做手工。

美國的幼稚園裡, 孩子們會從玩樂中接觸生活, 並提高基礎的認知能力、語言能力, 同時, 幼稚園也是他們學習與人相處的初級階段。

美國幼稚園老師比較注重培養孩子與人分享東西的好習慣, 如不能獨霸玩具、有好吃的要分給別人、說話要有禮貌等。

${FDPageBreak}

下一頁推薦閱讀:教育孩子, 打還是不打?

英國的幼稚園

在英國幼稚園的課堂上, 老師很少用講課的方法傳授知識, 而是以小組和個別輔導為主, 寶寶可以自由選擇做點心、玩電腦、學畫畫或者玩各種遊戲, 通過自己的操作和探索得到知識, 培養技能。

所有的教學方法都充分體現了兒童“主體性”的觀念, 符合寶寶的心理特點。 比如, 在讀故事書的時候, 讓寶寶裝扮角色來演繹故事、理解情節、體驗人物感情;在解釋“浮”和“沉”意義的時候, 讓寶寶在水盆裡擺放塑膠片、鐵片、紙片進行觀察;用娛樂性軟體, 讓寶寶在電腦上通過遊戲認識形狀、數量,

學習下棋、走迷宮等……充分滿足了寶寶的好奇心, 讓他們體驗到探索的樂趣。

${FDPageBreak}

下一頁推薦閱讀:孩子胃口差 病因在鞋子

法國的幼稚園

將幼稚教育與家庭教育密切結合, 是法國幼稚教育的一個特色。 大到幼稚園的課程設置、環境佈置、活動安排等問題, 不是幼稚園說了算, 而是充分聽取父母的意見, 跟父母委員會一起討論決定;小到每個寶寶在家裡和在幼稚園的情況, 老師都利用父母接送時間及時進行溝通, 以便在教育上更好地互相配合。

把繪畫和藝術活動引入教學是他們常用的方法。 通過用不同的材料與工具畫畫、舉辦木偶戲表演、做角色裝扮遊戲等, 來發展寶寶的語言、情感表達、藝術表現和創造性等各種能力。

科學技術活動是他們十分重視的一個方面,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而不斷加強。 寶寶在動手動腦的製作、拼拆、修補等活動中, 瞭解事物的屬性、特徵, 理解事物之間的關係。

${FDPageBreak}

下一頁推薦閱讀:分娩時寶寶是怎麼努力的?(圖)

紐西蘭的幼稚園

幼稚園注重讓父母和社區的其他人員一起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使得寶寶在家庭、社區、幼稚園不同的環境裡, 通過與不同物件的交流, 來認識自己是“社會”中的一份子, 而且懂得, 不論性別、能力、年齡、種族、社會背景等, 自己都應該得到尊重, 同時也要尊重別人。

${FDPageBreak}

下一頁推薦閱讀:看!寶寶男女之別這樣形成的

奧地利的幼稚園

奧地利幼稚園的老師們充分利用童話、太空世界等素材,

讓寶寶通過扮演童話人物、自編童話故事、做太空旅遊遊戲等, 展開想像的翅膀, 同時也促進了創造力的發展。 而在想像與現實的比較中, 寶寶還掌握了理性的對比方法。

幼稚園裡有專門的手工間, 有專供寶寶使用的鉋子、鋸子等工具;有專門的廚房, 裡面的設備也是適合寶寶使用的。 寶寶在遊戲般的勞動中, 不僅提高了動手能力, 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 還對社會工作有了感性的認識。

奧地利是一個“音樂國”, 對音樂教育十分重視, 幼稚園也是如此。 為了培養寶寶的樂感和節奏感, 規定音樂老師必須會彈奏吉他, 同時老師至少還要會其他一種樂器。 但重視音樂教育不是強制孩子學習, 不為學習音樂而扭曲孩子自由發展的天性,

也沒有“督促”孩子學習音樂(包括樂器)的做法。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