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自測寶寶智慧發育的五項指標

智力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一種先進儀器或化驗方法能檢查出孩子的智力水準。 近百年來, 不少心理學家通過對嬰幼兒發展過程的細微觀察, 發現智力水準是和大運動、精細動作、適應性能力、語言和社交行為等五大領域的發展狀況密切相關的。 下面看看高智商寶寶在五個領域有哪些主要的行為 模式:

一、大運動

大運動是軀體活動和姿態反應, 也是人體活動的基礎。 若大運動發育得好, 可以促進大腦的發育;若大運動發育的差, 常為智力底下的早期指標, 但不一定都是呆傻病。

主要行為模式的出現時間為:

3--4個月:抬頭90度;

5--7個月:翻身;

10--12個月:坐;

11--15個月:行走;

24個月左右:跑步;

30個月左右:跳躍。

${FDPageBreak}

二、精細動作

精細動作是手和手指探索, 抓握和操作物體的能力。 如果手的功能要發展得又好又快, 是需要有眼睛配合的, 這叫做眼手協調。 手是智慧的前哨, 俗話說 的心靈手巧, 就是指手的技能發展與智力水準有密切關係, 因此, 可以通過手的精細動作發展狀況來預示嬰幼兒的智力發展狀況是否正常。

主要行為模式的出現時間為:

2--3個月:抓握動作;

4--7個月:抓住動作;

6--7個月:耙弄動作;

7--8個月:倒手動作;

9--10個月:拇食指對捏動作;

18--24個月:翻書動作;

18--24個月:握筆動作;

24個月左右:穿扣動作。

${FDPageBreak}

三、適應能力

適應能力是指對刺激物進行分析、綜合的能力,

它是和視覺、聽覺、語言及手功能的發展分不開的, 因此又將它稱作應物能。 適應性能力是智力發展的前奏, 能預示將來智力的發展的好壞。

主要行為模式的出現時間為:

1個月:眼睛能跟蹤物體;

4個月:能找到聲源;

6個月:玩具失落會找;

8個月:有意識搖鈴;

10個月:能尋找盒內東西;

12個月:回蓋瓶蓋;

15個月:將圓盒蓋子蓋上;

27個月:認識大小;

30個月:認識紅色;

33個月:懂得“裡”、“外”。

${FDPageBreak}

四、語言能力

語言是人類所特有的心理活動。 比如, 孩子彼此之間交談、聽音樂、聽歌曲、講故事、說歌謠、寫字、畫圖畫等, 這些聽、說、讀、寫都是不同形式的語言活動。 語言可以促進兒童心理活動的迅速發展。

其主要行為模式的出現時間為:

1個月:發出輕微喉音;

4個月:伊呀自語;

7個月:發出da-da、ma-ma聲, 叫名字時會轉頭;

10個月:會歡迎、再見;

12個月:有意識叫爸爸、媽媽;

18個月:能說出版個以上單字音;

24個月:能說兩句以上兒歌;

36個月:能說10個字以上的長句子。

${FDPageBreak}

五、社交行為

社交行為是反映小兒社會交往和自我料理生活的能力。 其行為模式也是內在成長因素所決定, 有一定的發展程式:

1個月:眼睛跟人;

3個月:見到親人會笑;

4個月:認識母親和熟人;

7個月:對鏡子有遊戲反應;

10個月:會注視所提到的人和物;

12個月:能配合穿衣服;

18個月:白天會控制大小便;

24--27個月:能自己脫掉單衣、單褲;

36個月:會扣鈕扣。

一般來說, 各大領域各種行為模式的出現是和大腦發育的成熟程度和孩子的年齡相關, 不但有相互的連續性, 而且有顯著的階段性。

科學家們正是從中總結出一套規律性的東西, 進而對嬰幼兒開展了智力測查工作。

如果想瞭解寶寶智商高OR不高, 可參照上面介紹的行為模式進行粗略的評價;亦可請專業人員進行智力測試, 最後用智齡和發育商評價, 才是比較科學和準確的方法。

4歲孩子的智力發育自測題

如果哪道題成績突出, 或整個欄目的比分達到2.0, 可跨越本年齡組試題, 直接練習下一年齡組試題以求深造。

手把手教你自測胎兒的成熟度

很多准媽媽到懷孕晚期都想知道胎兒是否成熟, 是否適應產後生活, 那麼我們該如何判斷胎兒的成熟程度呢?這裡有4種方法教你自測胎兒成熟度。

警惕孩子的七種異常舉止

“都6個月大了, 我的小孩還不會坐。

”“我的小孩平時總會把頭偏往一側。 ”“我小孩都1歲多了, 還不會說話, 是不是發育比其他小孩子晚啊?”……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