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多年的研究發現, 在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唾液中, 愛滋病病毒的水準是很高的, 且人的口腔又存在著易感愛滋病病毒的細胞, 照此分析, 通過口腔感染愛滋病病毒的可能應該是很大的。 但是為什麼在介紹愛滋病的傳播途徑時, 幾乎都只說“愛滋病病毒傳播途徑有3條:通過血液、性行為和胎盤而感染。 ”為何不說通過唾液傳播呢?這是因為通過許多研究證明, 口腔的機械屏障作用以及唾液中的各種愛滋病病毒抑制成分使唾液傳播的機會變得很小。
1、機械屏障作用
完整無破損的口腔黏膜可以阻止各種微生物(包括愛滋病病毒)的侵襲,
2、局部免疫反應
據研究, 口腔黏膜能釋放出一種“分泌型抗體——IgA”。 一旦愛滋病病毒入侵, 這種抗體就會對其展開圍捕以保護局部並抵抗愛滋病病毒。
3、多種抑制愛滋病病毒的成分
這些有效物質主要有:糖蛋白、防禦素、乳化氧化酶、血栓素、唾液蛋白等。
唾液中抑制愛滋病病毒的成分多而複雜, 除了已知者外, 可能還有其他物質, 科學家們正在深入研究之中。 總之, 口腔黏膜抵抗愛滋病病毒作用是人體先天就有的優勢, 得天獨厚。 這種優勢使通過口腔唾液——接吻傳播愛滋病的機會變得很小。 所以,
但是新近研究指出, 口腔的這種優勢並不是絕對的。 專家們曾應用敏感的基因擴增技術(PCR法), 對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唾液進行檢查。 發現HIVRAN(愛滋病病毒核酸)檢出率高達96%。 在感染者的扁桃體中, 幾乎均可檢出HIVRAN, 而且其滴度是血液中HIV RNA的100~1000倍。 HIVRNA陽性標誌著愛滋病病毒具有活性, 病人有明顯傳染性。 因此, 目前還沒有任何人能完全否定唾液傳播愛滋病病毒的可能性。
鑒於這種狀況, 在回答“接吻能否傳播愛滋病”這一問題時, 正確答案是:社交性、禮節性的幹接吻, 即使唇對唇, 只要沒有唾液接觸, 是不會傳播愛滋病的。 但是, 若與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口腔分泌物反復接觸則是不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