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愛競爭也是病?

每個人都有不服輸的特性, 都不想被別人的成就壓制, 但心理專家提出, 爭強好勝是病, 太愛競爭是一種融合了強迫、自戀、神經質、妄想和偏執症狀的病。 那麼爭強好勝是病嗎?太喜歡競爭怎麼辦, 怎麼調節才好呢。

爭強好勝與什麼有關?

酷愛競爭與個人的動機和社會環境有關。 研究發現, 酷愛競爭的個人動機或源於內部的追求完美。 或源於外部的刺激因素, 如獎品、金錢或者他人的奉承讚美等。 內部的追求不太可能形成競爭性人格, 相反, 外部動機是太愛競爭的關鍵。 那些受外部動機控制的人覺得他們的自尊是由他們的成功決定的,

當他們開始任何行動時, 他們首先想的是“我需要贏”。

愛競爭與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有很大關係。 美國精神病學家提出:我們將美國夢定義為人們通過自力更生而出類拔萃, 但是, 到底我們要超過多少人才算成功?什麼時候這種競爭才是值得讚美的, 什麼時候它又是病態的?社會的贊許也是形成這種不惜一切代價取勝的行為的主要原因。

爭強好勝的不利影響有哪些?

即使不會形成社會危害, 人們也不願意與那些把逗小孩玩遊戲看得和參加網球錦標賽一樣的人相處。 事實上, 太愛競爭的人都會遇到不同程度的人際交往障礙, 很難有親密朋友。 生活並不永遠是競技場, 過度競爭者很少與另一半真誠交流,

不太信任對方, 有強烈控制對方的欲望, 經常發生衝突, 任何事情都是戰爭, 無論是打乒乓球還是談話, 總是想贏, 容易獲得負面的心理體驗。 即便是午餐閒聊, 也要贏得每一場爭論, 並常常將玩笑變成火藥味十足的競爭。 問題就嚴重了。

太愛競爭會給個人帶來許多不良影響。 喜歡競爭沒問題, 喜歡爭勝也沒問題, 這可以成為刺激人進步的動力之一, 所謂影響主要取決於贏了之後的所作所為, 事事優秀且討人喜歡的人和事事優秀卻不受人待見的人都有, 贏別人簡單, 但是讓別人服自己很難, 尺度需要自己把握, 最重要的, 就是不要競爭贏了擺勝利者的姿態, 而且有些競爭, 自己認為贏了足夠,

不需要得到所有人的口頭承認。

很多人喜歡競爭, 本質不是喜歡競爭這個過程, 而是喜歡競爭帶來的結果:虛榮。 看著人家牛逼了, 也想那麼牛逼, 總想比比, 顯得很著急。 這其實無關對錯, 喜歡不喜歡競爭和比較, 全是自己的事兒, 不會傷人, 不會惱人, 因為即便是傷人惱人了, 多半也是落到自己身上。 但過於喜歡競爭, 沉溺在其中帶來的那種暢爽感, 往往就會讓自己無法體會淡定, 最後給自己徒增不少煩惱, 甚至內心焦慮--因為你不可能總那麼牛逼, 總會有比不過的時候。

競爭心太強怎麼調節?

生活除了競爭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去做的事情。 對於那些太愛競爭的人來說, 首先要改變的是對成功的態度。 生活中並不是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爭出強弱,

分出勝負。 適當地學會妥協不僅有利於保持平和的心態, 也會帶來良好的人際關係。 周圍人也要寬容地對待那些喜歡爭強好勝的朋友, 多給他們提建設性的意見, 而不是一味地針鋒相對。

其實欲速則不達, 或者說有一種境界叫慢。 生活中, 工作裡, 不如意十有八九, 人無完人, 不可能盡善盡美。 孔子也有汗臭, 莊子也會打鼾, 古來聖賢也寂寞。 我們都是淹沒在柴米油鹽中的凡人, 先天基因的區別和後天努力的差別, 讓我們有的可以鶴立雞群, 有的不得不默默無聞。 我們無法改變環境, 但可以改變自己, 環境讓我們要做得倍兒好的時候, 我們不推辭, 因為能者多勞, 但也不能著急。 沒人跟你比試比試,

不是在百米賽跑, 不要自己臆想出一個博爾特。 人生雖苦短, 其實也漫長, 它就是一場馬拉松, 就是一場旅行, 笑到最後的往往不是跑得最快的, 享受旅程的也不是坐飛機穿越的。 凡事慢慢來, 循序漸進, 好比打太極, 一巴掌是破不了水缸的, 要慢慢騰挪, 然後借力使力, 才能破缸。

爭強好勝、酷愛競爭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情以及和他人的關係。 隨著時間的推移, 會引起家庭矛盾, 造成和他人關係僵滯, 甚至給工作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所以適當放下輸贏觀念, 平和緩慢處理事情, 就會有更好的人際關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