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長期尿床孩子智力發育受損

孩子學習退步, 兇手竟是“尿床”

小學3年級的樂樂, 學習時好時壞, 極不穩定, 細心的媽媽發現孩子尿床頻繁的那一段時間注意力明顯不集中, 做數學應用題時比較吃力, 而且還發現樂樂很馬虎, 記憶力不如在幼稚園時好, 老師也反映樂樂的學習有退步。 媽媽打電話諮詢了專家, 後來專家問到孩子的身體狀況以及其他生活習慣時, 得知樂樂有4年的遺尿歷史, 明確地告訴樂樂媽媽, 樂樂的學習成績出現下降主要原因就是尿床造成的。 樂樂媽媽百思不得其解。 心想尿床難道會影響孩子的智商和學習成績嗎?聽了專家的講解恍然大悟。

長期尿床易致孩子大腦功能發育遲緩

專家指出, 正常情況下, 孩子在2—3歲左右就能控制夜間排尿, 能夠堅持夜間起夜一次或一泡尿到天亮。 但是如果孩子3歲後夜間仍不能自己醒來排尿就是病了, 醫學稱為“遺尿症”, 俗稱尿床。 尿床孩子或一夜尿床幾次, 或幾天尿床一次;有的尿後能醒, 而有些尿後仍迷迷糊糊不醒。

長期尿床易導致孩子大腦功能發育遲緩, 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 多動、反應慢等症狀, 最終嚴重影響大腦發育, 使智商降低、學習成績下滑, 且尿床時間越長, 情況越糟。 有資料表明, 85%以上的尿床兒童在語言表達能力、數位的排序及邏輯能力方面較正常孩子有很大差距。

據世界衛生組織尿床協會跟蹤調查顯示:尿床孩子的智商比正常兒童低17—23%, 不及早治療的在成年後多社會交往協調能力差、工作生活無計畫, 嚴重影響其人際關係、事業發展和家庭和睦。

${FDPageBreak}

怎樣幫助尿床寶寶告別尿床

要求孩子定時睡覺(一般在晚上9點)

去廁所:睡前, 一定要求孩子去廁所小便, 不要在床邊放痰盂。 因為去廁所小便可以使孩子建立“到廁所去小便”的條件反射。

開鬧鐘:臨睡前把鬧鐘定在11點, 放在孩子的耳朵邊上。 一般在最初的一兩個月裡, 鬧鐘是叫不醒孩子的, 仍要媽媽去叫, 大約經過3個月左右, 鬧鐘就可以把孩子叫醒。 為什麼鬧鐘要定在11點呢?因為絕大多數尿床孩子的首次尿床時間都是在入睡後的最初3個小時以內,

所以要提前1個小時(11點)叫醒孩子。

少喝水:要求孩子睡前(一般從晚飯後開始)不要喝水、不吃水果, 目的在於減少尿量。

別興奮:在孩子睡覺前, 家長不要逗引孩子, 不要讓孩子看驚險的電影或電視, 也不要給孩子講會使他“激動”的故事。 因為睡前過於興奮, 孩子就會睡得很深, 容易尿床。

${FDPageBreak}

下一頁推薦閱讀:10大女星“借精”生子

定時叫醒孩子(一般在晚上11點)

要醒透:不僅要叫醒孩子, 而且一定要使孩子徹底醒“透”, 否則就會尿不乾淨, 後半夜就容易尿床。

去廁所:在孩子醒“透”以後, 不管天氣有多冷, 一定要讓孩子去廁所小便, 決不可以尿在床邊的痰盂裡。 這樣做, 一方面孩子從床邊走到廁所, 有助幹醒得更“透”一些;另一方面也有助於使孩子建立起“到廁所去小便”的條件反射。

父母陪伴:這樣做的目的在於瞭解孩子小便的情況:是否尿了?尿得是否乾淨?

父母先尿:目的是誘導孩子小便, 有利於孩子尿得更乾淨些。

一般來說, 經過上述“家庭心理治療”, 大約3—6個月以後, 大多數的孩子就不會再遺尿了。

必須指出, 遺尿可使患兒害羞、焦慮、恐懼及畏縮。 如果父母採用打罵、威脅、懲罰的手段, 會使孩子更加委屈和憂鬱, 加重心理負擔, 症狀不但不會減輕, 反會加重。 我們認為, 對待遺尿症的患兒, 只能在安慰及鼓勵的情況下進行治療, 這一點甚為重要, 是治療成敗的先決條件。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