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中醫治療偏頭痛新偏方

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神經血管性疾患, 多起病于兒童和青春期, 中青年期達發病高峰, 女性多見。 常常對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的影響。 頭痛多為偏側, 一般持續4~72小時, 可伴有噁心、嘔吐, 光、聲刺激或日常活動均可加重頭痛, 安靜環境、休息可緩解頭痛。

治療偏頭痛中醫一些驗方可以幫助有效偏頭痛。

在《本草備要》中記載:“王荊公患偏頭痛, 搗萊菔汁, 仰臥, 左痛注右鼻, 右痛注左鼻, 或兩鼻齊注, 數十年患, 二注而愈。 ”所說的萊菔汁就是白蘿蔔汁。

中醫認為白蘿蔔汁辛甘, 性涼, 治療因鼻塞或鼻竇炎以及外感風寒等引起的偏頭痛,

有一定效果。 西醫稱偏頭痛為“血管性頭痛”, 在中醫看來, “不通則痛”, 白蘿蔔汁中含天然芥子油, 滴入鼻腔通過鼻黏膜迅速吸收, 起到通竅活血的效果, 從而緩解偏頭痛。

取白蘿蔔一根, 洗淨切絲, 以潔淨紗布包後榨取汁約20毫升。 如左側偏頭痛, 就將蘿蔔汁分數次滴入右側鼻孔中;右側偏頭痛則滴入左側鼻孔中。 一日兩次, 連用4~5天即可見效。

患者取汁時要注意衛生, 防止因蘿蔔汁受到污染而引起鼻腔、鼻竇感染的情況發生。 此外, 還可將白蘿蔔皮貼在太陽穴處, 也有一定治療效果。 治療效果不明顯的, 最好及時去醫院查明原因並進行針對性治療。 以上治療方法要在嚴格的衛生下和醫生監督下進行。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