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黃疸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黃疸是常見症狀與體征, 其發生是由於膽紅素代謝障礙而引起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所致。 臨床上表現為鞏膜、黏膜、皮膚及其他組織被染成黃色。 因鞏膜含有較多的彈性硬蛋白, 與膽紅素有較強的親和力, 故黃疸患者鞏膜黃染常先於黏膜、皮膚而首先被察覺。

黃疸的治療方法

1.激素治療試驗:口服潑尼松10~15mg, 3次/d, 共服5~7天, 肝內膽汁鬱積者在治療後, 血清膽紅素常較治療前降低百分之四十到五十以上。 而肝外膽汁鬱積者則治療後膽紅素下降不明顯。 但本試驗有假陽性或假陰性, 故判斷結果時應慎重。

2.苯巴比妥治療試驗:苯巴比妥對肝微粒體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及肝細胞Na -K -ATP酶有誘導作用, 及促進膽汁的運輸與排泄作用。 口服苯巴比妥30~60mg, 3~4次/d, 共服7天, 對肝內膽汁鬱積有效。 對其療效評估或判斷同強地松試驗。

3.熊去氧膽酸:熊去氧膽酸有刺激膽汁分泌, 減少疏水性膽汁酸的瀦留, 有利於轉為親水性膽汁酸, 從而減少細胞毒性, 保護肝細胞, 並使膽管上皮細胞免受疏水性膽汁酸的破壞, 故可用於肝內膽汁淤積的治療。 熊去氧膽酸常用劑量為10mg/。 如熊去氧膽酸聯合應用甲潑尼龍等藥物後, 可明顯增強療效。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