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的最佳黃金搶救時間為4分鐘至6分鐘, 如果在4分鐘之內得不到搶救, 患者隨即進入生物學死亡階段, 生還希望極為渺茫。
醫學專家強調, 因心臟血管堵塞而突發心臟病的患者必須在1小時內打通堵塞的動脈, 才不致造成心肌的永久性傷害。 因此, 患者及照顧他們的人必須高度警覺, 掌握搶救時間, 及時送患者到醫院治療。
心臟病發作時的典型症狀有胸前壓迫樣疼痛並可能放射到雙臂頸及下頜;心跳不規則、呼吸困難;焦慮恐懼;眩暈;噁心嘔吐;大汗;口唇甲床蒼白或紫紺;皮膚蒼白青紫及意識喪失等。
當搶救者確認病人是心臟病發作時, 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同時採取急救措施:
1.檢查呼吸道。 保持呼吸道暢通, 如果患者沒有呼吸脈搏及心跳, 應開始為病人實施心肺復蘇術。
2.保持患者鎮靜、舒適, 解開貼身衣扣。 如果病人神志喪失, 應把他擺成恢復性體位(支撐患者的頭部, 並讓病人處於腹臥位, 將靠近搶救者一側的上臂及膝關節屈曲, 輕輕將頭部後仰以保證呼吸道的通暢)。 保持患者溫暖。 用涼的濕毛巾敷在病人前額上。 千萬不要搖晃病人或用冰水潑病人以試圖弄醒他, 不要讓他進食或喝水。
3.持續監測患者的呼吸及脈搏, 必要時開始心肺復蘇。
4.有不少心臟病患者會隨身自備急救藥品, 搶救者可在病人意識清楚時及時給病人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