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醫學認為胃潰瘍的發生與情志和飲食所傷有密切關係, 屬於“胃痛”、“胃院痛”、“心痛”範疇。
要促使消化性潰瘍病自我康復, 必須做到:
1.精神開朗, 生活規律, 勞逸結合。
2.進食要定時定量, 不可過饑過飽, 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進食時須細嚼慢嚥。
3.飯菜要適口, 易消化, 飲食宜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 宜少吃多餐。
4.忌食刺激性食物, 如濃茶、咖啡、酒、香料等;忌過冷或過熱食物;少吃過甜或過鹹的食物;少吃粗糧, 地瓜等易產酸和生蔥、白蘿蔔等易產氣的食物;戒煙。
5.少量出血時, 應進牛奶、豆漿、米湯、藕粉等無渣流質,
6.平時宜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 以增強體質, 改善胃腸道的消化機能, 調節神經內分泌功能, 有助於潰瘍的癒合。
胃潰瘍的食療:
1.黑棗玫瑰湯
原料:黑棗, 玫瑰各適量。
制法:棗去核, 裝入玫瑰花, 放碗中蓋好, 隔水煮爛即成。
服法:每日3次, 每次吃棗5個, 經常食用。
功用:健脾和胃, 補血活血。
2.雞蛋蓮藕汁
原料:雞蛋1個, 蓮藕250克。
制法:雞蛋液攪勻, 加藕汁30毫升, 酌情加冰糖調味拌勻, 隔水煮熟即成。
服法:每日1劑, 連服8~10天。
功用:健脾和胃, 活血化瘀。
3.牛肉仙人掌
原料:鮮仙人掌30~60克, 牛肉60克。
制法:將仙人掌洗淨切碎, 牛肉切片, 共同炒熟, 加適量調味品後食用。
服法:每天1次,
功用:健脾和胃, 活血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