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個人離開公司前的1至3個月(對於經理人可能會長達6個月)裡, 一定會表現出不同以往的言語或行為, 如果你仔細觀察, 就可以發現異常動向, 提前採取穩定人心和留人的措施。
1.對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突然下降。
一個一貫積極主動的人, 突然變得消極被動, 對什麼事情都無所謂, 這是很危險的信號。 當一個人決定離開的時候, 已經是‘人在曹營心在漢’, 因此出於職業道德的約束, 會繼續做好已經啟動的工作, 但不會做任何需要長期的承諾的事情。
2.對公司的態度驟然變化。
原來對公司牢騷滿腹、意見多多,
3.表現低調。
在各種場合, 表現得比過去低調, 開會不發言、討論不講話、有任務不主動請纓、有矛盾不捲入。 為了淡出公司, 他不會再主動請纓擔當任何新的專案, 也不會啟動長期的工作專案。
4.工作紀律散漫。
並非所有人會這樣。 但在低級崗位的員工中會見到。 一個一貫遵守工作紀律的人, 突然出現一些遲到、早退、上班聊天、上網等小毛病。 既然要走了, 在這個公司的表現就不那麼重要了。 但是,
5.休長假。
申請休息一兩個星期以上的假期。 外企由於工作緊張, 很少有能夠休息10天半個月而工作不受影響的情況。 如果一個崗位可以空缺那麼長時間, 老闆就要質問, 公司是否需要這個崗位?但是對於要走的人, 一方面為了個人的跳槽, 如到外地考察、準備和參加面試等, 另外因擔心個人的帶薪假可能在離開時得不到公司補償, 因此會長時間休息。
6.經常離開辦公室接打手機。
跟對方公司的人事部或獵頭通常是通過手機聯繫, 接到這樣的電話, 該員工會神秘地快速離開辦公室,
7.到HR詢問有關年終獎金和休假的政策。
各公司對於年終獎和帶薪假有不同規定。 例如有的公司規定, 發放獎金時已經離職的人無權獲得獎金;遺留未用的帶薪假以工資補償;而另一些公司則規定, 凡是工作到上年度12月31日的人, 來年2至3月發獎時, 仍有資格享受年終獎。
8.作退出的準備。
有職業道德的人, 為了降低自己離職對現雇主的不利影響, 會開始輔導自己的屬下, 把工作移交給稱職的部下, 把自己從各種長期課題和專案中脫離出來, 以便能毫無牽掛地離開。 否則, 現公司可以以項目未完成為由而拖延他的離開。 如果不顧一切地逃脫, 給現公司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