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白領養生>正文

職場流言傷害三類人群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 荷蘭人力資源公司蘭德斯特德對美國2429名員工進行了一項網上調查, 結果顯示, 60%的人認為職場中的流言蜚語最讓人無法容忍。 相信國內上班族厭惡流言的程度決不比美國人差, 但職場上的流言卻一天也沒有停止。 究竟哪些人更容易成為流言的犧牲品?他們在性格上又有哪些共同的弱點呢?

人格不獨立。 小張到舅舅的公司做事, 工作做得有聲有色。 但同事們經常有意無意地說“人家上面有人, 還能做不好?”聽到這些冷嘲熱諷, 小張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 不久就辭職了。

人格不獨立的人很容易被流言傷害

他們不曾真正正視過自己, 幾乎所有的自我評價都是以別人的評價為參考。 他們總認為“別人說我行, 我就行;別人說我不行, 我就不行”。 如果他們將流言當成同事的公論, 就會懷疑自己的能力, 有的人甚至自暴自棄。
“公主情結”和“王子病”。 孫琳從小到大始終一帆風順。 在單位, 無論什麼工作她都要求自己做得最好。 但領導最近佈置了一項任務, 讓她辦砸了。 這讓愛嚼舌根的同事們找到了機會, 開始散佈“美女無大腦”的言論。 這讓她苦惱不已。

其實, 孫琳的困惑部分來自於所謂的“公主情結”———從來一帆風順讓她凡事都要求盡善盡美。 一旦遭到挫折, 她在心裡已經先把自己罵個半死, 再加上別人冷嘲熱諷,

挫折感更加強烈。

有野心的人。 李先生把升遷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在方方面面都嚴格要求自己。 因為是大學同學, 他和李紅走得很近。 沒過多久, 人們就傳說他們在搞婚外情。 這讓李先生寢食難安。

有野心的人往往煩惱也多。 這是因為他們總想在人前樹立正面的形象, 容不得一點負面的看法。 假使遭遇流言, 他們就會誇大流言的力量, 認為自己的努力都白費了。

詩人郭小川說得好:“對惡意的誹謗, 只能使人腰杆挺拔、頭腦清醒。 ”這會給那些為流言所困的人提供一些啟示:如果明知對方心懷不軌, 就更應該行得正、做得直。 也只有這樣, 才能讓“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另外, 有些流言可能是無意的, 這就需要你保持清醒。

正好借此時機反省自己, 如果的確是因為自己給別人造成了不好的印象, 就要快快地改正, 流言也就會隨之消失。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