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些老人, 身體還很硬朗, 手裡就開始拿著拐杖了。 而有些人為了美觀, 而儘量避免拐杖的使用。
實際上, 有了拐杖就有了依賴。 不僅會讓人體本身的能動性變差, 而且老人會不自覺把重心漸漸偏向拄拐杖的一邊, 加劇彎腰駝背的症狀。
一般來說, 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可以使用拐杖:平衡能力差, 需要借助支撐物才能保持身體平衡;視力不佳的老人, 拄拐杖能避讓行動途中的障礙及危險;經過檢查, 患有嚴重骨質疏鬆症的老年人, 使用拐杖能防摔倒受傷;此外, 關節炎和中風的老人也要使用拐杖。
部分老年女性顧慮拄拐杖影響美觀, 因此常借助購物小推車或自行車來保持平衡, 其實這種做法是不正確的。 拄拐杖走路, 在將病側的負重通過拐杖分散到軀幹, 減輕關節負荷、預防關節受損的同時, 還降低了摔倒的可能。 推小車或自行車限制了活動範圍, 不如拐杖使用靈活方便。 因此, 該用拐杖時也不要回避。
選拐杖時, 建議老人穿平底鞋站立, 兩手自然下垂, 然後測出手腕部皮膚橫紋至地面的距離, 這個尺寸就是拐杖的理想長度。
注意:拐杖底端一定要有橡膠, 因為橡膠和地面的摩擦力大, 可以保持拐杖著地時又輕又穩, 不會打滑。
對待拐杖, 老年朋友要持一個“慎”字:
1.拐杖的品質一定要好, 使用中要防裂。
拐杖是用手支配的,
2.不太老邁、行動自如者, 儘量不用拐杖。 經常會發現有的老人還很健康, 手裡也“神氣十足”地拎起拐杖了。 為什麼“拎”呢?因為他並不完全需要, 但是他有一根, 拿在手裡, 就有一種“不用白不用”的心理。 這一有可了不得, 可能帶來兩點不利:
第一點不利來自生理:我認識一位元老人, 75歲以前沒有拄過拐杖, 有一次自己在馬路上被自行車撞了一下, 右腿開始不適。 女兒就為他買了拐杖。 於是, 他把重心全倚在拐杖上, 背漸漸駝向拄拐杖的一邊, 很快成了彎腰弓背的老人。
第二點不利源自心理:有了拐杖就有了依賴。 漸漸地,
深山裡的長壽老人, 由於常年鍛煉, 年老也很少有拄拐杖的。 其實, 拄拐杖的學問和用藥一樣, 都貴在一個“慎”字。 能不拄就不拄;能不吃或少吃藥, 就不吃或少吃, 方為上策。
拐杖是拄還是不拄
看見老人拄拐杖, 很少會有人提出異議, 相反, 如果有人反對老人拄拐杖, 可能就不正常了。
拐杖多長合適
穿平底鞋站於平地, 兩手自然下垂, 取立正姿勢, 然後測出手腕部皮膚橫紋至地面的距離, 這個尺寸就是拐杖的理想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