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持續性房顫的治療方法

持續性房顫的治療方法包括處理其病因。 像甲亢, 因甲亢可引起持續性房顫, 所以治療甲亢對於持續性房顫的治療有所幫助。 其次是控制心室率, 重建竇性心率以及預防栓塞。 心室率通常可用地高辛控制, 因地高辛可增加房室傳導的延遲和阻滯, 如地高辛單獨使用效果不夠, 可加用β-阻滯劑或鈣拮抗劑[硫氮酮, 維拉帕米(異搏定)]大多會有效。

持續性房顫的治療方法還包括直流電擊。 因少數持續性房顫病人用Ia或Ic類抗心律失常藥物或乙胺碘呋酮可轉為竇性心律。 此時, 直流電擊複律是最佳的治療策略。

在進行選擇性電擊複律前, 如持續性房顫已持續48小時以上, 應先服抗凝藥3周以上, 以減輕栓塞的危險。 通過胸部前後兩塊電極板, 用直流電100~400瓦秒作電擊複律。 房顫持續時間愈久(特別是》6月), 心房愈大以及所屬心臟疾病愈嚴重, 複律的成功率愈低。 複律後如果心臟疾患無變化, 房顫復發率高。 雖然奎尼丁和普魯卡因醯胺現仍廣泛用於維持竇性心律, 但目前尚無資料能表明電擊複律後用上述藥物能防止房顫復發。 雙異丙吡胺, 乙胺碘呋酮和Ic類藥物可能更有效, 但利弊隨具體病人而有所不同, 應予考慮。

偶爾, 房顫率很快, 用藥物無效, 可用射頻作房室結消融以阻斷房室結傳導, 這可能需要植入永久性起搏器。

這種持續性房顫的治療方法可使左室功能受損的病人得益。 房顫率可通過用選擇性射頻導管對房室結輸入端消融損傷的大小來控制。 75%獲成功而不需要安裝永久性起搏器。 如該技術失敗, 造成完全性房室阻滯, 則需安裝起搏器。

有左房增大和二尖瓣病變者的持續性房顫引起體循環栓塞的危險性最大。 然而所有的持續性房顫病人均應考慮長期用華法林抗凝。 這是基於對照試驗提示可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維持凝血酶原時間在相當國際正常化比值(INR)2~3之間。 所以這也是持續性房顫的治療方法之一。

綜上所述, 患者應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持續性房顫的治療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