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艾灸的7種反應和注意事項

隨著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 中醫的很多保健方法稱為人們關注的話題。 艾灸養生, 相信很多人都不再感到陌生。 今天, 要為大家介紹的是艾灸的7種反應和注意事項, 幫你更全面的瞭解艾灸, 一起來看看吧。

艾灸後的7種反應

出汗:是皮膚排毒的一種體現, 就是在艾灸的時候, 感覺出汗, 灸後出汗, 這種現象有可能會持續幾天或更久。

出紅疹:當有的人出汗一個階段後, 會開始出紅疹、硬疙瘩, 這也是排毒的一種表現;一般繼續艾灸, 紅疹會慢慢消下去, 硬疙瘩, 可以邊艾灸邊按摩, 也會慢慢消失, 這也是屬於皮膚排毒的一種現象。

小便多:有些人艾灸後排尿特別多, 這也是從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種表現, 此時應該多喝水, 不用擔心, 這些現象都會慢慢消失, 一般灸後尿頻的, 多是提示腎臟和泌尿系統不是很好, 女性提示婦科會有問題。

拉稀:有些人出現拉稀, 頻繁拉稀, 而且拉屎極臭, 這也是一種排病氣的反應。 有這種反應的, 一般胃腸道有問題, 或者應該注意有腫瘤發生。

咽喉腫痛、牙痛等:有的人會有咽喉腫痛、牙痛等, 此時多喝水或者煮一點綠豆粥來喝, 嚴重的可以停灸, 等這些症狀過去後, 繼續艾灸, 可能還會有上述症狀發生, 一般反復幾次後, 就沒有上火的症狀了。

發燒:此種症狀一般發生在初次艾灸者身上, 沒有關係, 多喝水,

可以在督脈和膀胱經利用艾灸刮痧杯刮痧都會退熱, 降火氣。

原有的慢性病會反復:當艾灸後, 元氣聚集到臟腑的時候, 病邪往往會自己找出路, 這些出路不一定是我們設計好的, 而是病邪自己習慣的路徑;可是疾病的排出是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 它會自己尋找出路。

那麼, 艾灸需要注意的是什麼呢?

艾灸的注意事項

要專心致志, 耐心堅持: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 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 以免艾條移動, 不在穴位上, 徒傷皮肉, 浪費時間。 對於養生保健灸, 則要長期堅持, 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體位元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 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 要根據處方找准部位、穴位,

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防火: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 很容易燃著, 因此, 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 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 以防艾炷翻滾脫落。 用艾條灸後, 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 以利於熄滅。

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 在冬季要保暖, 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 同時還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 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要防止感染:化膿灸或因施灸不當, 局部燙傷可能起瘡, 產生灸瘡, 一定不要把瘡搞破, 如果已經破潰感染, 要及時使用消炎藥。

要掌握施灸的程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 應按先背部後胸腹, 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注意施灸的時間: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 如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 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

要循序漸進, 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 先少量、小劑量, 如用小艾炷, 或灸的時間短一些, 壯數少一些。 以後再加大劑量。 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防止暈灸暈灸雖不多見, 但是一旦暈灸則會出現頭暈、眼花、噁心、面色蒼白、心慌、汗出等, 甚至發生暈倒。 出現暈灸後, 要立即停灸, 並躺下靜臥, 再加灸足三裡, 溫和灸10分鐘左右。

注意施灸溫度的調節:對於皮膚感覺遲鈍者或小兒, 用示指和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 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 做到既不致燙傷皮膚, 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艾灸養生應要到專業的醫院,

不能隨意進行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